足疾在中年,萧衰只自怜。
徐行如敬长,顽坐似逃禅。
欲适求新履,相忘任故鞯。
思山徒有兴,登顿岂能前。
足疾在中年,萧衰只自怜。
徐行如敬长,顽坐似逃禅。
欲适求新履,相忘任故鞯。
思山徒有兴,登顿岂能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的《足疾》。诗中描绘了诗人因足疾而带来的生活不便与内心的感慨。
首句“足疾在中年”,点明了诗人正值中年却遭遇足疾的不幸,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命运的无常。接着,“萧衰只自怜”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身衰老与疾病时的自我怜悯之情,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情绪。
“徐行如敬长,顽坐似逃禅”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足疾行动缓慢,仿佛对长辈表示尊敬;而长时间坐着不动,则像是逃避禅修,暗示了他因身体原因无法进行日常活动的尴尬与无奈。
“欲适求新履,相忘任故鞯”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足疾时的矛盾心理。他渴望得到一双新鞋以适应行走,但又因旧鞋的熟悉与习惯而选择继续使用,这种矛盾反映了他对现状的妥协与无奈。
最后,“思山徒有兴,登顿岂能前”表达了诗人虽有登山远游的兴致,但由于身体条件限制,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因足疾而产生的生活不便与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王气初不限中华,至性未尝根六籍。
门闾节行世所钦,父子忠孝天应惜。
连环解玉理坚致,老蚌剖珠光的皪。
伯也执殳万人敌,血染征衣归不得。
空留明镜照孤鸾,妾颜如花心如石。
鬒云渐变蚕丝白,蓬首何曾御脂泽。
北堂手植忘忧草,幸有斑衣可娱老。
不须遣使寄当归,儿无远志归来早。
事亲日短当爱日,祇今三年已素鞸。
宰予衣锦殊未安,温峤绝裾非小失。
广平河水北,古暨浙江南。
两地音邮阔,三年官况谙。
采芹聊共乐,食檗岂能甘。
别酒黄梅浦,情怀老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