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高花屹两株,繁英碎萼巧连茹。
猛香匪占春园盛,清烈仍分里巷馀。
长抱秋蟾滋夜气,偶摇风露堕阶除。
根盘厚地知方壮,封植何人考厥初。
堂下高花屹两株,繁英碎萼巧连茹。
猛香匪占春园盛,清烈仍分里巷馀。
长抱秋蟾滋夜气,偶摇风露堕阶除。
根盘厚地知方壮,封植何人考厥初。
这首诗描绘了垂慈堂内木樨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樨花在堂下的生长状态,以及其散发出的香气和对环境的影响。
首句“堂下高花屹两株”,点明了木樨花的位置与高度,形象地描绘出其挺立的姿态。接着,“繁英碎萼巧连茹”一句,通过“繁英”和“碎萼”的描绘,展现了木樨花的花朵密集、花瓣细小的特点,同时“巧连茹”一词巧妙地表现了花朵之间紧密相连的景象。
“猛香匪占春园盛,清烈仍分里巷馀”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木樨花的香气,不仅在春日的花园中独领风骚,其清新的香气还能飘散到街巷之中,让人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长抱秋蟾滋夜气,偶摇风露堕阶除”则从时间的角度,描绘了木樨花在夜晚的静谧之美,以及微风吹过时花瓣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轻声细语。
最后,“根盘厚地知方壮,封植何人考厥初”表达了对木樨花生命力的赞叹,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思考,暗示了木樨花能够在深厚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其种植的历史或许值得深入探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樨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思。
快哉善知识,能以种种喻。
我今亦乐说,渐修与顿悟。
顿如草木芽,荄核已完具。
又如大明镜,色像悉陈露。
渐如鸡哺雏,羽翼劳覆护。
又如苗成实,非一朝夕故。
邈然孤峰顶,邂逅适相遇。
历历亲见之,非是梦而寤。
却来共谈说,妙契那复遌。
精勤假修习,即得无生趣。
清净摩尼珠,初无尘垢污。
圆成一滴水,岂殊千里霔。
妙药须对治,能起膏肓痼。
欲观皎日轮,当去漫天雾。
铁轮顶上旋,不复有惊怖。
劫火洞燃时,自有安身处。
了兹一大事,馀外复何顾。
庭前柏树子,古庙香炉去。
孤云与独鹤,何往不可寓。
返观生死海,便是涅槃路。
普化示全身,达磨携只屦。
證道坐菩提,降魔成露布。
乃知费千谈,不若行一步。
丹霞真道人,愿力极坚固。
眼从慧中得,法乃佛亲付。
疋马与单枪,纵横自驰骛。
愿见缘未合,临风增景慕。
何以写予怀,继此龙津句。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其一和古风》【宋·李纲】快哉善知识,能以种种喻。我今亦乐说,渐修与顿悟。顿如草木芽,荄核已完具。又如大明镜,色像悉陈露。渐如鸡哺雏,羽翼劳覆护。又如苗成实,非一朝夕故。邈然孤峰顶,邂逅适相遇。历历亲见之,非是梦而寤。却来共谈说,妙契那复遌。精勤假修习,即得无生趣。清净摩尼珠,初无尘垢污。圆成一滴水,岂殊千里霔。妙药须对治,能起膏肓痼。欲观皎日轮,当去漫天雾。铁轮顶上旋,不复有惊怖。劫火洞燃时,自有安身处。了兹一大事,馀外复何顾。庭前柏树子,古庙香炉去。孤云与独鹤,何往不可寓。返观生死海,便是涅槃路。普化示全身,达磨携只屦。證道坐菩提,降魔成露布。乃知费千谈,不若行一步。丹霞真道人,愿力极坚固。眼从慧中得,法乃佛亲付。疋马与单枪,纵横自驰骛。愿见缘未合,临风增景慕。何以写予怀,继此龙津句。
https://shici.929r.com/shici/BcHKBBEau.html
我来闽岭值春月,坐见园林花竞茁。
殷红枝上破燕脂,嫩白稍头开玉雪。
平生苦吟缘爱奇,对花岂忍都无诗。
愧将拙句写天巧,但把浊酒酬春晖。
适来岩桂花尤好,乱缀黄英向青昊。
非时似欲斗群芳,草木无情亦相恼。
栟榈送花来觅句,端恐梁溪得归去。
谪官且作九年期,家在天涯那复顾。
何时万里吹秋风,清香伴此金芙蓉。
临风一醉百忧散,看子挥毫如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