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情感波动。
"每忆纤鳞游尺泽"一句,通过"纤鳞"和"尺泽"这两个意象,描绘出诗人在水中畅游的场景,"纤鳞"可能指鱼鳞或是船只轻巧的样子,而"尺泽"则象征着河流的宽广。这里的"忆"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翻愁弱羽上丹霄"一句,诗人通过"弱羽"和"丹霄"这两个意象,传递出一种忧虑的情绪。"弱羽"可能指鸟儿初学飞翔,尚未成熟的羽翼,而"丹霄"则是对天空的一种描写,暗示了心中的忧愁。
"岸傍古堠应无数"一句,通过"岸傍"和"古堠"这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苍凉的景象。"古堠"指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如城墙、桥梁等,而"无数"则表明这些遗迹繁多。
"次第行看别路遥"一句,诗人通过"次第"和"别路遥"这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深思。这里的"次第"意味着逐步、顺序,而"别路遥"则表明诗人在面临选择时,对未来道路的长远考虑。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冲寒山意,未放江头树。
老去恨春迟,数花期、朝朝暮暮。
疏英冷蕊,也为有情忙,深夜月,小庭中,绝胜西城路。
调元妙手,便是春来处。
酝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烟雨。
狂歌醉客,小摘问东风,花谢后,子成时,趁得和羹否。
宁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
茶瓯荐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