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祜公荣归》
《祜公荣归》全文
唐 / 李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南望乡闾隔楚云,归心迢递更纷纭。

何因得共飞帆上,细看长江濯锦文。

(0)
翻译
向南望去,家乡被楚地的云雾遮挡,思乡之情深远而纷繁复杂。
怎样才能一同乘帆顺江而下,仔细欣赏那如锦绣般波光粼粼的长江呢?
注释
乡闾:故乡。
楚云:楚地的云雾,可能指异地。
归心:思乡之心。
迢递:遥远而绵长。
纷纭:杂乱,纷繁。
飞帆:疾驰的帆船。
濯锦文:比喻江水波纹如同织锦上的花纹。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著名词人李昉的作品,名为《祜公荣归》。从这短小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南望乡闾隔楚云”,诗人站在南方的土地上遥望着自己的家乡,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乡闾”指的是故乡的门槛,而“隔楚云”则形象地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和隔绝。

“归心迢递更纷纷”,诗人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归乡之情,这种情感如同绵长的水流,一浪接一浪,无法抑制。这里的“迢递”形容思念的连绵不断,“纷纷”则描绘出心中的复杂和深沉。

“何因得共飞帆上”,诗人在提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机会与祜公一同乘船。这里的“何因”表达了对偶然相遇的惊喜,而“飞帆上”则给人一种自由和解脱的感觉。

“细看长江濯锦文”,诗人建议我们仔细观赏长江两岸的美丽景色,特别是水中的倒影,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精致的织锦。这里的“细看”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而“濯锦文”则将河水中的倒影比喻为华丽的锦缎。

整首诗通过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通过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自然之美的赞美。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地理位置变化,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抒写。

作者介绍

李昉
朝代:唐   字:明远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生辰:925年-996年2月22日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借山亭

借山学士圣能诗,滚滚波涛入妙词。

花外蝶魂迷客主,苑边蛙吹杂官私。

流云去宿青溪曲,过鸟来依碧树枝。

假许何曾输郑壁,对渠清赏莫停卮。

(0)

琪树

淇树生玄圃,枝叶何蒙茸。

一鸟巢其颠,修翰弄春风。

一鸟飞且鸣,清音协丝桐。

栖迟偶相值,何心竞雌雄。

天明各分飞,冥冥任西东。

(0)

丙午九月十二日新定仰辰台同周自正郑孔新谢振卿扳跻登望浩歌而归

仰辰台上仰辰游,一曲歌声彻九州。

感得圣恩深似海,外臣早许作巢由。

(0)

寿杨阁老邃庵

黑发勋名在四方,于今七十鬓犹苍。

仙衔已属丹台籍,乐事先开绿野堂。

琼露几茎分汉掌,玉桃千叶近□光。

□□□并南飞□,暂奏仙人鸾鹤旁。

(0)

喜鹊

横斜银汉仙桥远,派衍金笼海国赊。

地气北来知世运,喳喳传喜遍天涯。

(0)

责足

百骸奉百司,而足荒厥职。

苦疑海气沦,再恐瘴烟逼。

中途辍脩程,期十不一即。

朱门敢趑趄,委巷且偪侧。

缅怀渊明舆,讵觊凿齿识。

涪翁隐税监,姚相愁谮贼。

斯贤苟弃捐,无亦汝作慝。

况予顽顿姿,跬步如践棘。

桧杖徒效能,终恨失汝力。

家山节物天,怅望犹异域。

医工汤液投,僮仆递按抑。

何当复素履,庶肜慰衰息。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