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
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
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
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
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
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
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
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
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
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
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
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不易的慨然。开篇"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通过古柏的巍峨和树荫下的凉爽,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稳固安逸环境的向往。"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则是诗人对过往美好生活的一种回忆,那些日光与月辉似乎触手可及,充满了无限的温馨。
然而接下来的"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突兀地转换了情境。"大厦"象征着宏伟壮丽,但诗人却无法留恋,只得随着那不受控制的命运流转,就像那些自由飞翔的乌鹊一样,不再拥有固定的依托。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力量对比下的渺小。
"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坚持与希望。尽管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仍旧要像万头牵引的牛那样,不懈怠地努力,将那些曾经辉煌如故乡庙宇一样的美好带回心中。
最后,"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则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去恩人的怀念与对现在困境的无奈。"郑公泽"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恩泽广被的人物,而诗人在感叹这一恩泽已经远去,无法慰藉当前的饥饿和贫困时,又不得不追寻先人的足迹,希望能洗涤那些贫苦之士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对未来坚持努力的决心。
低帽白蕉衫,跨马北岩路。
为我撤炎歊,时有清风度。
投策蹑游屐,扪萝穷幽趣。
怪石鸣瘦筇,狭径窘危步。
云间启深洞,玲珑天巧露。
僧侣罗上下,钟声答晨暮。
长笑排翠谒,围棋惊振鹭。
陶写屏丝竹,恐为风景污。
拂藓题苍崖,纵横醉中句。
兹游岂易得,载酒莫辞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