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驾部郎中毕公挽辞二首·其二》
《驾部郎中毕公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早仕潜郎省,通才适世资。

衣冠推吉履,州郡载遗思。

乔木陉山外,阴堂洛水湄。

令名千古在,沈刻争臣辞。

(0)
注释
早仕:年轻的仕途。
郎省:郎官所在的朝廷部门。
通才:全面有才之人。
适世资:适合时代的需求。
衣冠:服饰和名声。
吉履:吉祥的鞋子,象征好的命运。
遗思:留下的思念或回忆。
乔木:高大的树木。
陉山:地名,可能指代山脉。
阴堂:阴凉的厅堂。
洛水:古代河流,洛阳附近。
令名:美好的名声。
沈刻:深沉而显著。
争臣辞:忠诚的臣子的言辞。
翻译
他年轻时就担任郎官,在朝廷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他的衣着和风度被人们推崇,他在州郡任职期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怀念。
他在陉山之外的高大树木下,洛水之滨的阴凉厅堂中度过时光。
他的美名流传千古,沉稳的品格如同雕刻般鲜明,他的忠诚辞章令人敬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悼念毕公郎中所作的挽辞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毕公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的赞扬。"早仕潜郎省"称赞他早年即在朝廷中崭露头角,"通才适世资"则肯定了他的广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衣冠推吉履"暗示他在官场上受到尊敬,"州郡载遗思"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乔木陉山外"以高大的树木比喻毕公的德行高洁,"阴堂洛水湄"则描绘了他生前活动之地的美好环境。最后两句"令名千古在,沈刻争臣辞",高度评价了毕公的美名将永垂不朽,他的忠诚和辞章将被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逝者品德和功绩的挽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思。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点绛唇

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

一曲呈珠缀。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炉烟起。

断肠声里。敛尽双蛾翠。

(0)

河柳擅佳名,青条发红穗。

因愁百卉娇,强作芳菲意。

(0)

尉迟杯.亳社作惜花

去年时。正愁绝,过却红杏飞。沈吟杏子青时。

追悔负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阑、日日数花期。

花有信,人却无凭,故教芳意迟迟。及至待得融怡。

未攀条拈蕊,已叹春归。

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与月相随。

都将命、拼与酬花,似岘山、落日客犹迷。

尽归路,拍手拦街,笑人沈醉如泥。

(0)

缀古诗语送无斁弟赴举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

(0)

中岩十八咏·其九望江亭

偶来俯沧波,遥见生白蘋。

望望不得上,笑彼涉江人。

(0)

邳肜

兵连二郡可成功,何事思归怯战攻。

决策南征河北定,兴邦只在一言中。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