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扬子宅,悄悄野人堂。
鸟下窥山果,云来宿石房。
闭门枫叶赤,无事竹苞黄。
芋菜从儿种,三年免大荒。
冥冥扬子宅,悄悄野人堂。
鸟下窥山果,云来宿石房。
闭门枫叶赤,无事竹苞黄。
芋菜从儿种,三年免大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意境。诗人杨承鲲以“东山草堂”为题,将自己隐居生活的环境和心境细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冥冥扬子宅,悄悄野人堂”,通过“冥冥”与“悄悄”两个词,营造出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仿佛远离尘嚣,置身于一片宁静之中。这里不仅指出了居住地点的隐蔽性,也暗示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远离世俗喧嚣的心境。
接着,“鸟下窥山果,云来宿石房”,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草堂周围生机勃勃的生态。鸟儿俯瞰山中果实,云朵飘至石屋之上,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寓意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闭门枫叶赤,无事竹苞黄”,进一步描绘了草堂内景。红枫与黄竹在秋日里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视觉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闭门独处,不为外物所扰,正是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写照。
最后,“芋菜从儿种,三年免大荒”,表达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种植芋菜,不仅满足了日常所需,更寓意着即使在艰难时期也能自保无忧。这种自足自立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从容应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受到一股清新脱俗之气,仿佛能闻到山间清新的空气,看到那片宁静祥和的草堂。
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
楼际角重吹,黄昏方醉归。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
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
鸣鸣晓角调如语,画楼三会喧雷鼓。
枕上梦方残,月光铺水寒。
蛾眉应敛翠,咫尺同千里。
宿酒未全消,满怀离恨饶。
锦茵闲衬丁香枕,银釭烬落犹慵寝。
颙坐遍红炉,谁知情绪孤。
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
去便不归来,空教骏马回。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
别来虚遣思悠飏。
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
枕前何事最伤情?
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繁华地,王孙富贵。
玳瑁筵开,下朝无事。
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玉立纤腰,一片揭天歌吹。
满目绮罗珠翠。
和风淡荡,偷散沉檀气。
堪判醉,韶光正媚。
折尽牡丹,艳迷人意,金张许史应难比。
贪恋欢娱,不觉金乌坠。
还惜会难别易,金船更劝,勒住花骢辔。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
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
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