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平分春色,暖融芳气,风醉烟柔。
两两窥帘燕子,欲去还留。卖花声、听过深巷;
寻梦路、锁断层楼。篆烟幽。晚来唤雨,憎杀啼鸠。
心忧。红桥绿树,碧云芳草,遥指苏州。
依旧清江接天,千折断肠流。夜灯前、暗追心诺;
晨镜里、不慰眉愁。怎生休。病中衾枕,浑似深秋。
小阁平分春色,暖融芳气,风醉烟柔。
两两窥帘燕子,欲去还留。卖花声、听过深巷;
寻梦路、锁断层楼。篆烟幽。晚来唤雨,憎杀啼鸠。
心忧。红桥绿树,碧云芳草,遥指苏州。
依旧清江接天,千折断肠流。夜灯前、暗追心诺;
晨镜里、不慰眉愁。怎生休。病中衾枕,浑似深秋。
这首《玉蝴蝶·和《愁言词》韵》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愁绪满溢的画面。
首先,“小阁平分春色,暖融芳气,风醉烟柔。”开篇即以小阁为视角,将春色平分,暖融的芳香与微醺的春风交织在轻柔的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两两窥帘燕子,欲去还留。”燕子在帘边窥视,似乎在犹豫是否要离开,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映射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卖花声、听过深巷;寻梦路、锁断层楼。”卖花的声音在深巷中回荡,寻梦的道路却被层层楼阁所阻断,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追寻。
“篆烟幽。晚来唤雨,憎杀啼鸠。”篆烟在夜晚弥漫,晚风唤起了雨意,对啼叫的鸠鸟感到厌烦,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心忧。红桥绿树,碧云芳草,遥指苏州。”心中忧虑不已,远处的红桥、绿树、碧云、芳草,遥指苏州,既是对远方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
“依旧清江接天,千折断肠流。”清江蜿蜒曲折,仿佛是断肠人的泪水,流淌在天地之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与无奈。
“夜灯前、暗追心诺;晨镜里、不慰眉愁。”在夜灯下默默追寻心中的承诺,在晨镜中却无法抚慰眉头的愁绪,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怎生休。病中衾枕,浑似深秋。”如何才能结束这份愁苦?在病中的衾枕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如同深秋一般凄凉。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
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
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
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