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噪令人喜,鸦噪令人憎。
人心自分别,吉凶属禽声。
舜时有凤鸣,文王时亦鸣。
汉时凤亦鸣,六朝时亦鸣。
凤鸣有吉凶,人不子细听。
鹊噪令人喜,鸦噪令人憎。
人心自分别,吉凶属禽声。
舜时有凤鸣,文王时亦鸣。
汉时凤亦鸣,六朝时亦鸣。
凤鸣有吉凶,人不子细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凤鸣有吉凶》。诗中通过对比鹊和鸦的叫声,表达了人们对不同鸟类声音的不同感受。鹊鸣象征着喜庆,鸦鸣则招致厌恶,暗示人们根据这些自然现象来判断心情和预兆。诗人进一步引用历史典故,如舜帝时期凤凰鸣叫预示吉祥,周文王和汉朝、六朝时期也有凤凰鸣叫的记载,强调了凤鸣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然而,诗的结尾提出了一个警示,即虽然凤鸣可能带来吉兆,但人们往往并未深入体察其中的含义,未能真正领悟其背后的深意。这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与人事变迁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们是否能敏锐察觉生活中的吉凶征兆的质疑。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探究天人合一的思想。
画舸西泠路,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
小楫冲波,度曲尘扇底,粉香帘隙。岸转斜阳隔。
又过尽、别船箫笛。
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顷刻。千山暮碧。
向沽酒楼前,犹系金勒。
乘月归来,正梨花夜缟,海棠烟幂。院宇明寒食。
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满身、露湿东风,欲眠未得。
北溟有脩鳞,其大无匹俦。
化而为羽翼,顷刻遍九州。
天地吾一体,日月吾双眸。
一饮万斛泉,一饭万头牛。
藏修丘壑间,昂昂亦无求。
尘寰何迫隘,飞鸣不自由。
虾蟹及蛙黾,孤豚及青鼩。
纷纷如猬毛,乘时恣喧咻。
其耳若不闻,其声转清幽。
其貌甚閒暇,其心亦休休。
长思日月明,西天云雾收。
东至于蓬莱,西至于昆丘。
北至于穷发,南至于不周。
宇宙渺一视,去息无拘留。
我欲效鹤雏,鸣和声相酬。
终焉附其翼,一旦凌空游。
使彼毛羽虫,垂头自怀羞。
此心如白璧,秋阳照江流。
客来读赋作雌蜺,平生未闻衡说诗。
省中诗人官事了,狎鸥入梦心无机。
韵高落落悬清月,铿锵妙语春冰裂。
一自长安识子云,三叹郢中无白雪。
范公萧爽思出尘,有客如此渠不贫。
堂堂五字作城守,平章劲敌君在口。
二公句法妙万夫,西来囊中藏鲁玙。
只今击节乌栖曲,不愧当年贺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