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晴连月岁欲阑,比陆脩景回南峦。
行人喜舞农人欢。
负耒杖策各自返,过涉不愁溪水寒。
冬晴连月岁欲阑,比陆脩景回南峦。
行人喜舞农人欢。
负耒杖策各自返,过涉不愁溪水寒。
这首明代杨慎的《冬晴三章寄彭幸庵(其一)》描绘了冬季晴朗的景象和人们欢欣的场景。首句“冬晴连月岁欲阑”点出时令接近岁末,连续的晴天让人心情愉悦。"比陆脩景回南峦"运用比喻,将冬日阳光比作陆地上的修长影子,暗示阳光温暖如春,照亮了南方的山峦。接下来的“行人喜舞农人欢”直接写出行人和农夫因天气好转而欢欣鼓舞,舞动起来,充满生机。
“负耒杖策各自返”描绘农夫们扛着犁杖,满怀喜悦地回家,画面温馨而宁静。“过涉不愁溪水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冬日晴朗带来的便利,即使过河也不再担心溪水寒冷,增添了生活的便利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日晴朗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希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韩杜有佳句,炯炯如辰星。
自昔此邦胜,中土亦饫听。
奇观今愈多,洞户长不扃。
秀色真可餐,腴泽到畦丁。
寒岩度轻舫,瘦岭著危亭。
固已小雁荡,宁复谈锦屏。
自我来拥麾,每思御风泠。
如何半载间,足迹才一经。
居然俯仰中,便觉尘虑冥。
旧刻暗苍藓,往事过奔霆。
颇闻烟霞外,往往接神灵。
向来羽衣士,吐内誇奇龄。
终焉亦归尽,难留鬓毛青。
塞雁度霄汉,沙鸥飞远汀。
大哉天壤间,逍遥各随形。
人生亦何有,泛若水上萍。
勿作分外念,但勉明德馨。
乘时各努力,日驭不我停。
梦回故园好,兰菊罗中庭。
从知靖节醉,远胜次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