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七》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汉廷簪绂簉金张,初服逡巡返士乡。

勇退能为疏傅去,过刚似胜次公狂。

庭梧陨叶元非死,秋燕辞巢不待凉。

玩物察时远灾咎,不须空热九回肠。

(0)
注释
簪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朝廷官员。
初服:原指未做官时的朴素衣着,这里指回归平民生活。
疏傅:指疏广,西汉人,以退隐著称。
次公:可能指某位性格刚烈的古人,具体未详。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秋燕:秋天南飞的燕子。
玩物察时:通过观察事物来洞察时局。
九回肠:形容极度忧虑或思绪复杂。
翻译
朝廷官员们穿着华丽,金玉满身,在繁华中回归士人之地。
勇于退隐的人如同疏傅般离去,过于刚强的人似乎比次公还要狂放。
庭院中的梧桐落叶并非死亡的象征,秋天的燕子离开巢穴并不等冬天降临。
通过观察事物和洞察时机,可以避免灾祸,不必空自忧虑,让心情纠结。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次韵之作,即在朋友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中的第七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事的洞察与警醒。

"汉廷簪绂簉金张,初服逡巡返士乡。"

开篇两句以宏伟壮丽的景象引入,"汉廷"指代古代王朝的宫廷,"簪绂簉金张"形容其奢华而坚固的建筑。"初服"可能暗示着诗人刚经历了某种重要的仪式或考验,而"逡巡返士乡"则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的愿望,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勇退能为疏傅去,过刚似胜次公狂。"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朋友仇仁近,他拥有勇于面对困难并能够适时撤退的智慧,这种品质如同医者之手般精准而有力。"过刚"与"次公狂"的比较,强调了他的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既不过分硬朗,也不至于软弱无力。

"庭梧陨叶元非死,秋燕辞巢不待凉。"

此处诗人转向对自然的观察,以庭院中的梧桐树叶和归巢的燕子来象征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元非死"意味着即便是枯萎之物也包含着生机,而秋燕则在天气尚未转凉前就离开了旧巢,隐喻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不舍。

"玩物察时远灾咎,不须空热九回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刻洞见和自我警醒。他通过观察周围事物来思考时代的变迁,预见到可能发生的灾难,并对此保持警觉。"不须空热九回肠"则是告诫自己不要徒有激情而无实际行动,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答尹和白

镇日焚香礼翠微,松花落满水田衣。

柴门寂历生幽草,除却孤云客到稀。

(0)

夜坐寄莲坡主人,时客都下

潇潇细雨暗阶除,坐倚屏山慵检书。

如豆一灯明欲灭,最伤怀是别离初。

(0)

答季刚·其二

凛凛寒冰意自伤,由来才命恐相妨。

山阳一赋千秋恨,不比寻常话断肠。

(0)

拟古

念彼巢林鸟,嘤嘤复何为?

托迹人群里,离群良可悲。

接交自密迩,君子淡相期。

至性非骨肉,世事多危疑。

在昔管鲍交,何能无所欺。

久久精诚著,道义犹未亏。

(0)

采桑子

木兰开后閒相忆,静夜如年,好梦如烟。

月落参横更不眠。当时银烛知愁思,意远如天。

语转如禅。可奈秋花别样妍。

(0)

海上题南社雅集写真·其一

云间二妙不可见,一客山阴正独游。

别有怀人千里外,罗兰玛利海东头。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