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春.声》
《沁园春.声》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沁园春

隔院飞来,巧啭如簧,初闻可怜。

正金经学诵,生成柔软,珠歌教唱,分外清圆。

花下泠泠,帘中呖呖,小玉频呼密意传。

吟郎句,惯临流对月,韵更悠然。道将双字联翩。

比相见春风一笑嫣。

记靧桃幽思,咒馀茸舌,折杨离恨,噎在香咽。

细语欢浓,娇啼梦浅,时送吹兰到耳边。

关情甚,听莺雏燕乳,仍是笄年。

(0)
鉴赏

这首《沁园春·声》由清代词人厉鹗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声音之美,尤其是女性声音的婉转与柔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声音比作“如簧”、“泠泠”、“呖呖”,形象地展现了声音的清脆、悦耳与动听。

开篇“隔院飞来,巧啭如簧,初闻可怜”,以“飞来”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声音的突然出现,仿佛从远处传来,又似从空中飘落,充满了神秘感和惊喜。接着,“正金经学诵,生成柔软,珠歌教唱,分外清圆”,通过对比不同声音的特点,强调了女性声音的柔和与圆润,如同诵读佛经时的宁静与虔诚,又如珠子般清脆悦耳。

“花下泠泠,帘中呖呖,小玉频呼密意传”,进一步描绘了声音的环境背景,将听者置于花香四溢、帘影摇曳的浪漫场景中,使得声音更加富有诗意和情感。这里的声音仿佛是小玉(古代女子的昵称)在轻声细语,传递着含蓄而深沉的情感。

“吟郎句,惯临流对月,韵更悠然”,则将听者带入了一种诗意盎然的境界,想象着诗人临水对月,吟诵诗句,声音与自然和谐共融,更添了几分悠远与超脱。

最后,“道将双字联翩。比相见春风一笑嫣”,通过“双字联翩”和“春风一笑嫣”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声音与情感的交融,仿佛是两颗心在轻轻触碰,产生了微妙而美好的化学反应。

整首词通过对声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声音本身的美妙,也寄托了词人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艺术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汉中牟令鲁恭

吾爱鲁仲康,治效多致祥。
害稼螟犬牙,中牟了无伤。
掾惊雉驯扰,儿念雏方将。
河南有府尹,其美乃播扬。

(0)

?乃词

白头翁。
白头翁。
江海为田鱼作粮。
相逢只可唤刘四,不受人呼刘四郎。

(0)

摸鱼儿·对西风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
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
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
安花著蒂。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楼外。
愁压空云欲坠。
月痕犹照无寐。
阴晴也只随天意。
枉了玉消香碎。
君且醉。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
一时左计。
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0)

更漏子·妾倚门

妾倚门,君上马。
残月晓星犹挂。
眉黛敛,泪珠凝。
别离多少情。
翠翘横,云鬓乱。
复入绮衾犹暖。
人独自,枕成双。
争教不断肠。

(0)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雨过水明霞。
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
乌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0)

浪淘沙·疏雨洗天晴

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