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下共骖騑,荏冉俄惊往事非。
风雪频年春鬓改,关山千里暮云飞。
双鱼忽泛巴山远,五马争传锦里辉。
未得相从看化俗,故心回首转依依。
越王台下共骖騑,荏冉俄惊往事非。
风雪频年春鬓改,关山千里暮云飞。
双鱼忽泛巴山远,五马争传锦里辉。
未得相从看化俗,故心回首转依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俞见嵎自成都寄音奉答俞旧为绵州太守》。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俞见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过往官职经历的感慨。
首联“越王台下共骖騑,荏冉俄惊往事非”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越王台下的相聚场景,时光荏苒,转眼间往日的相聚已成回忆,流露出岁月易逝的感慨。
颔联“风雪频年春鬓改,关山千里暮云飞”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比喻人生的沧桑变化。风雪交加的年岁让诗人的鬓发渐白,而关山千里,暮云苍茫,象征着友人远在他乡,距离遥远。
颈联“双鱼忽泛巴山远,五马争传锦里辉”运用典故,以“双鱼”和“五马”分别代表书信和官职,表达了对友人远在巴山的思念以及对其官职荣耀的赞美。
尾联“未得相从看化俗,故心回首转依依”则表达了诗人未能与友人一同见证地方风俗变迁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即使回望过去,心中仍充满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
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
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
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
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
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
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
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
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
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
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
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
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
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
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
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
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
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
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
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李氏笑读居题额乃江夏贺文忠公隶笔也甘谷拓之见贻敬赋五古以当跋尾》【清·全祖望】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https://shici.929r.com/shici/hMlaz.html
唐六臣传不堪论,周三臣传殊足尊。
建隆录古推史笔,建隆寺古光山门。
五朝平治数周室,公也乔木原同根。
世宗深仁浃人髓,少帝亦未彰童昏。
如何天命忽以去,反戈愤彼陈桥屯。
苻张蒙面豫勋旧,秬鬯应为羞彝樽。
江南国主乏远虑,梯冲鼓角任所奔。
馀烬甘随残运毕,新皇亦为渍泪痕。
我思其时长围喧,官家亲督临戎轩。
塔大潜随炮火动,战鼓直教鱼鼓翻。
功成国殇资冥福,贞睹故事慰元元。
而今殿瓦尽颓落,但见野僧锄菜园。
斜阳惨淡无颜色,饥鼠横穿樊圃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