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氏笑读居题额乃江夏贺文忠公隶笔也甘谷拓之见贻敬赋五古以当跋尾》
《李氏笑读居题额乃江夏贺文忠公隶笔也甘谷拓之见贻敬赋五古以当跋尾》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

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

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

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

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

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

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

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

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

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

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

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

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

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

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

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

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

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

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

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0)
鉴赏

此诗赞颂了江夏公贺文忠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开篇即以“峨一江夏公”点明人物身份,突出其学问之醇厚与心性之纯真。接着描述其官职经历,展现其清廉自守的生活态度。面对灾难,江夏公虽力不从心,却毅然决然地辞官,体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名利的淡泊。

诗中描绘了江夏公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悲壮形象,以及其家庭成员因追随其而遭受不幸的情景,表达了对江夏公及其家族的深切同情与敬仰。同时,通过对比“南天继有公”的情景,突出了江夏公的影响力与历史地位。

最后,诗人回忆自己与江夏公的交往,表达了对江夏公作品的赞赏与对其精神的追思。全诗以“正气长烟煴”结尾,既是对江夏公人格魅力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永存的寄托。

此诗不仅展现了江夏公的个人风采,更反映了其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是对其高尚品格的深刻颂扬。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何处堪避暑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

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

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

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

如此来几时,已过六七秋。

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

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此语君莫怪,静思吾亦愁。

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

(0)

闲忙

奔走朝行内,栖迟林墅间。

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时还。

斑白霜侵鬓,苍黄日下山。

闲忙俱过日,忙挍不如闲。

(0)

弹秋思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0)

南行别弟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0)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0)

尧母庙

百里见尧山,刺空出青峭。

行觞第一泉,得谒尧母庙。

制拟茅茨馀,器惟蛖土肖。

丹陵缅郁盘,黄云想焜耀。

伊耆虽载迁,庆都不殊号。

都山望尧山,离立若壶峤。

母望子曰慈,子望母曰孝。

至今两山间,云气相缭绕。

帐触游子心,苍茫独凭吊。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