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月初上,秋风雁独飞。
何人愁出塞,有客赋将归。
水落鱼龙寂,霜清杨柳稀。
徘徊听愈苦,凉月冷侵衣。
秋浦月初上,秋风雁独飞。
何人愁出塞,有客赋将归。
水落鱼龙寂,霜清杨柳稀。
徘徊听愈苦,凉月冷侵衣。
这首诗名为《闻笛》,是清代诗人潘奕藻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秋浦月初上”,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夜的月升起,为整幅画面铺垫了静谧的基调。接着,“秋风雁独飞”一句,以雁群的孤独飞翔,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巧妙地引入了情感的抒发。
“何人愁出塞,有客赋将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问,是谁在为离别而愁绪满溢?又是谁在吟唱着即将远行的诗句?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水落鱼龙寂,霜清杨柳稀”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水面平静,鱼儿仿佛沉睡,杨柳在霜的覆盖下显得稀疏而宁静。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暗示着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态。
最后,“徘徊听愈苦,凉月冷侵衣”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感受,将情感推向高潮。在月光的照耀下,他独自徘徊,听着夜的低语,感到愈发的凄苦。月光的寒冷不仅触到了身体,更深入到了心灵,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悲凉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离别、孤独等主题的独到见解。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空山旧径绿苔满,古寺斋盂白薤蒸。
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
从来胜绝皆离俗,未有幽深不属僧。
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