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识梦》
《识梦》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多年空拟卜芳邻,此夜奇逢梦即真。

公甫宅前如共醉,隐之祠下恍相亲。

曾知衡岳栖高士,未必罗浮厌异人。

望望飞云烟锁断,可谁跨鹤越通津。

(0)
鉴赏

这首诗《识梦》是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中的奇遇与感悟。

首联“多年空拟卜芳邻,此夜奇逢梦即真。”开篇便以“多年”二字,暗示了诗人长久以来对美好友情的渴望与期待,而“空拟卜芳邻”则表达了这种期待的落空。然而,“此夜奇逢梦即真”,在某个夜晚,诗人却在梦中遇到了久违的知己,这句诗将梦境的奇妙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颔联“公甫宅前如共醉,隐之祠下恍相亲。”进一步展开梦境中的场景。诗人仿佛与古代的贤士一同畅饮,共享欢愉,又似乎在隐士的祠堂前,感受到了一种亲近与共鸣。这里运用了典故,借古人之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颈联“曾知衡岳栖高士,未必罗浮厌异人。”转而探讨了高士与异人的关系。诗人提到衡岳,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常与高士相联系;罗浮,则是传说中的仙山,与异人相关。这两句诗探讨了是否所有的高士都厌倦了异人,或是异人也能成为高士的同伴,体现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尾联“望望飞云烟锁断,可谁跨鹤越通津。”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云烟缭绕、鹤影翩翩的画面。诗人站在云端,遥望远方,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梦境终将消散,现实世界才是真正的归宿。最后一句“可谁跨鹤越通津”则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生活、人际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二十七日邀子骏尧夫赏西街诸花

今年节物非常晚,春尽西街花尚多。

试问二三真率友,小车篮舁肯重过。

(0)

南乡子·其二自后圃晚步湖上

小院雨新晴。初听黄鹂第一声。

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

日暮小舟何处去,斜横。冲破波痕久未平。

(0)

谒半山祠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0)

如归亭

拍天烟浪接沧溟,识尽归舟是此亭。

风递秋香来橘社,水资春味验茶经。

捲帘江树差差绿,入坐湖山隐隐青。

鲁望幽居在何处,白鸥无主满闲汀。

(0)

野菊二首·其二

野花无主为谁芳,酒熟渔家擘蟹黄。

遇酒逢花须一笑,故留秋意作重阳。

(0)

人月圆·其一元宵

夕阳影里东风软,骄马趁香车。

看花妆镜,藏春绣幕,百万人家。

夜阑归去,星繁绛蜡,珠翠鲜华。

笙歌不散,疏钟隐隐,月在梅丫。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