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谏相如信不诬,习劳亦欲示烝徒。
若云今古非殊致,封建井田行得无。
正谏相如信不诬,习劳亦欲示烝徒。
若云今古非殊致,封建井田行得无。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行围三首》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乾隆皇帝对于古代政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
首句“正谏相如信不诬”,引用了汉代著名谏臣司马相如的故事,暗示了古代君主应当接受并重视臣下的谏言,避免被蒙蔽视听。接着,“习劳亦欲示烝徒”则表达了皇帝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劳作,来教导和激励民众的道理。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君主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后两句“若云今古非殊致,封建井田行得无”,则进一步探讨了古代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封建制与井田制。乾隆皇帝在这里提出疑问,如果认为古今并无本质差异,那么是否应该恢复或实践古代的封建井田制度呢?这反映了他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制度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的考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在治国理政上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反思。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和制度,他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治国理念,也展示了对国家治理的长远规划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