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赵子玉书怀》
《次韵赵子玉书怀》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鹑结为衣鹬作冠,采芝何处问商颜。

兴亡眼欲窥千古,俯仰心无愧两间。

客路西风新白发,野花啼鸟旧青山。

日高浓睡平川屋,安用鸡鸣度远关。

(0)
翻译
野鸭羽毛编成衣,鸥鸟羽冠戴头上。
想要洞察历史兴衰,仰望苍穹心中坦荡。
西风中增添白发客愁,野花鸟语依旧映青山。
阳光下屋檐深深睡,何需鸡鸣声穿越远方关隘。
注释
鹑:野鸭。
结:编织。
衣:衣服。
鹬:鸥鸟。
冠:头饰。
商颜:古代对智者或贤人的尊称。
窥:观察。
千古:千百年历史。
愧两间:无愧于天地。
客路:旅途。
新白发:新增添的白发。
野花:野外的花朵。
啼鸟:鸣叫的鸟儿。
日高:太阳高照。
浓睡:深度睡眠。
平川屋:平原上的房屋。
鸡鸣:鸡叫。
度:越过。
远关:远方的关隘。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次韵赵子玉书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鹑结为衣鹬作冠,采芝何处问商颜。兴亡眼欲窥千古,俯仰心无愧两间。"

这四句诗通过描绘鹑鸟编织成衣、鹬鸟成为冠饰的生动画面,以及对传说中仙草芝的探寻和对古人商颜的询问,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愿望。"兴亡眼欲窥千古"显示出诗人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洞察力度,而"俯仰心无愧两间"则透露出了诗人的清廉自守,内心没有羞愧之情。

"客路西风新白发,野花啼鸟旧青山。日高浓睡平川屋,安用鸡鸣度远关。"

后四句则描绘了行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的秋意、白发和年华流逝,以及对自然景物的依恋之情。"客路西风新白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情感;"野花啼鸟旧青山"则是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赞叹,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安逸的居所中沉浸于梦乡,对外界喧嚣的漠视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内心自足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馀杭道中晓行

晓雾溟濛未见天,山光水影白相连。

馀杭不似西川路,六月中旬叫杜鹃。

(0)

朝中措·其二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篮舆袅袅破重冈。玉笛两红妆。

这里都愁酒尽,那边正和诗忙。

为谁醉倒,为谁归去,都莫思量。

白水东边篱落,斜阳欲下牛羊。

(0)

生查子·其二简子似

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

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

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

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

(0)

玉楼春

往年巃嵷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

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笑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

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0)

楼枢密挽词二首·其二

岳镇巍峨幕府雄,紫青颐旨禀趋风。

布宣条目都无扰,求瘼慈祥概所蒙。

宾位樽罍人事改,影娥花月画堂空。

诸方故吏多才藻,撰纪徽嘉篆刻丰。

(0)

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明

闲居九年,禄不代耕。肉食不足,藜烝藿羹。

多求异蔬,以佐晨烹。秋种罂粟,春种决明。

决明明目,功见本草。食其花叶,亦去热恼。

有能益人,矧可以饱。三嗅不食,笑杜陵老。

老人平生,以书为累。夜灯照帷,未晓而起。

百骸未病,两目告瘁。决明虽良,何补于是。

自我知非,卷去图书。闭目内观,妙见自如。

闻阿那律,无目而视。决明何为,适口乎尔。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