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长干绕,清池曲路通。
双桥云影上,疏雨梵声中。
晚岫沉孤翠,秋英吐艳红。
嘉辰聊一醉,世路漫西东。
精舍长干绕,清池曲路通。
双桥云影上,疏雨梵声中。
晚岫沉孤翠,秋英吐艳红。
嘉辰聊一醉,世路漫西东。
这首明代诗人陈芹的《九日长干寺别友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精舍长干绕”展现了寺庙建筑环绕在长干寺周边的景象,环境清幽。接下来的“清池曲路通”进一步描绘了弯曲小径通向清澈池塘,增添了空间的动态感。
“双桥云影上”写的是两座桥倒映在云影之中,显得轻盈而梦幻,与寺庙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接着,“疏雨梵声中”以雨声和寺庙的诵经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听觉体验。
“晚岫沉孤翠”描绘了傍晚时分,山峦的绿色在夕阳下显得深沉而孤独,富有诗意。最后一句“秋英吐艳红”则转而描绘了秋天盛开的花朵,鲜艳的红色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寓意着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干寺的自然景色和禅意氛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的淡淡离愁,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在佳节之际,诗人借酒消愁,寓言世事如梦,人生无常,流露出一种超脱而淡然的人生态度。
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阳。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恭惟紫阳翁,派接周程张。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本斋之孙盛词华,下视流辈十倍过。
家书虽散尚千卷,其奈储无儋石何。
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
一朝束书慈湖去,慈湖之学自象梭。
人之高明骛高远,不由梯级陡上坡。
而其下者保固陋,终岁无路登嵯峨。
万形惟实乃无弊,此道自古传思轲。
慈湖论心论无我,真意初不烦镌磨。
虚明一语更超绝,不肯与人同其波。
却笑禅宗用心错,我每读此毋麾哦。
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
君家诗友讲贯熟,持之以注岂在他。
我耕我穫粒我腹,而彼徒梦笠与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