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五》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五》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石兰媚幽姿,丛生在空谷。

霜雪冻不死,寒碧秋更绿。

结交薇蕨中,畴昔傍人屋。

山行偶见之,采采不盈掬。

岁久未消歇,怀袖自清馥。

我欲写君心,寄以孤生木。

必有非耳人,听此无谱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石兰这一意象,展现了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与高洁的品质。诗人方一夔以“石兰”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石兰比作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所染。

“石兰媚幽姿,丛生在空谷。”开篇即以“媚幽姿”描绘石兰的美丽姿态,生长于幽静的山谷之中,暗示其高雅脱俗的气质。接着,“霜雪冻不死,寒碧秋更绿。”通过描述石兰在严冬霜雪中的生命力,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即使环境恶劣,石兰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骨。

“结交薇蕨中,畴昔傍人屋。”进一步描绘了石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它与薇蕨等植物为伴,曾经靠近人类居住的地方,既表现了石兰的适应性,也暗示了它曾与人类社会有过某种联系或影响。

“山行偶见之,采采不盈掬。”诗人偶然在山间行走时发现了石兰,表达了对这种美丽植物的惊喜与喜爱。虽然采集了一些,但并未将其全部带走,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尊重与珍惜。

“岁久未消歇,怀袖自清馥。”强调了石兰香气持久的特点,即使经过长时间,其香气仍能留存于怀袖之间,象征着高尚品质的永恒。

最后,“我欲写君心,寄以孤生木。必有非耳人,听此无谱曲。”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描绘石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希望有识之士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纯洁与坚韧。同时,也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真正理解并欣赏这种精神的人是少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兰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寓意深远,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在现实世界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欧阳时可来访感而问之故临别赠此

二十七年重合并,旧游回首绝堪惊。

世间至竟寿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

子由无复连床日,赖有秦黄是弟兄。

(0)

水龙吟·其二次李起翁中秋

谁家明镜飞空,海天绀碧浮秋霁。

西风淡荡,纤云卷尽,小星疑坠。

宇宙冰壶,襟怀玉界,飘然仙思。

炯灵犀一点,蟾辉万丈,长相射、清清地。

祗有桂花长好,照人间、几番荣悴。

年年此夕,持杯嚼露,挥毫翻水。

宝瑟凄清,玉箫缥缈,佩环声碎。

唤谪仙起舞,古今同梦,不知何世。

(0)

橘二首·其一

野色烟波外,西风橘柚香。

湖光杳无际,山色忽深藏。

塔古灯犹照,坛馀灶已荒。

何当蜕尘鞅,从此访渔郎。

(0)

窗下绣/一络索.窗下绣

初见碧纱窗下绣。寸波频溜。

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金缕一双红豆。

情通色授。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0)

惜双双/惜分飞

皎镜平湖三十里。碧玉山围四际。莲荡香风里。

彩鸳鸯觉双飞起。明月多情随舵尾。

偏照空床翠被。回首笙歌地。醉更衣处长相记。

(0)

凤栖梧/蝶恋花

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

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

今日离亭还对酒。唱断青青,好去休回首。

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