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尘劫里,过眼一风灯。
解脱人皆佛,清闲我亦僧。
升沈原有故,梦觉果何凭。
借得蒲团力,消磨障几层。
百年尘劫里,过眼一风灯。
解脱人皆佛,清闲我亦僧。
升沈原有故,梦觉果何凭。
借得蒲团力,消磨障几层。
这首清代诗人杜依中的《游华藏庵》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佛教哲理的感悟。首句“百年尘劫里,过眼一风灯”以百年人生比作尘世的短暂和无常,如同风中摇曳的灯火,转瞬即逝。接着,“解脱人皆佛,清闲我亦僧”表达了对解脱生死、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诗人自己也选择了清修僧人的生活道路。
“升沈原有故,梦觉果何凭”揭示了人生的起伏变化自有其因果规律,而梦境醒来后的现实又该凭借什么来判断呢?这体现了诗人对命运和虚幻的认识。最后两句“借得蒲团力,消磨障几层”则表达了诗人借助修行生活的禅定之力,试图消除心灵上的障碍,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净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精神解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鸿爪前尘,鸭头新涨,樟亭潮落时候。
画鹢冲波,凉蟾出海,天水空明如昼。
莫道闲花月,似赤壁、当年还又。
羽衣此日翩翩,玉人应共携手。
休恨秋风去久,看镜里青娥,照人依旧。
万古圆期,一江幽梦,忍唱晓风杨柳。
重问鸥盟处,可省识、诗稿黄九。
浪迹归来,醉怀何限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