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有飞鸣志,何因赋自怜。
骨臞依槛鹤,诗涩受尘弦。
虚壁云光动,寒窗日色鲜。
艰难衣食候,无计且高眠。
讵有飞鸣志,何因赋自怜。
骨臞依槛鹤,诗涩受尘弦。
虚壁云光动,寒窗日色鲜。
艰难衣食候,无计且高眠。
这首诗名为《客斋偶成》,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客居之斋,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交织的情境。
首句“讵有飞鸣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似乎在质疑自己是否有追求飞翔与鸣叫的志向,隐含着对自由与表达的渴望。接着,“何因赋自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我反思的情绪,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自我怜悯,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省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骨臞依槛鹤,诗涩受尘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瘦弱的鹤,依偎在栏杆旁,暗示了诗人身体或精神状态的虚弱;同时,将创作诗歌的过程比作受到尘埃污染的琴弦,形象地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作品可能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的现实。
“虚壁云光动,寒窗日色鲜”两句,通过描绘斋内景象的变化,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虚壁上的云影随风而动,寒窗外的日光照耀,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与思考。
最后,“艰难衣食候,无计且高眠”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艰难的生活中等待衣食,无法实现更高的理想或休息。这句不仅反映了诗人物质生活的困顿,也暗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来看,《客斋偶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