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楼春·其一和小山韵》
《玉楼春·其一和小山韵》全文
清 / 王鹏运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落花风紧红成阵,睡重不知春远近。

筝弦声涩镇慵调,燕语情多羞借问。

屏山苦隔天涯信,咫尺关河千万恨。

楼前芳草远连天,望眼不随芳草尽。

(0)
鉴赏

这首《玉楼春》(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闺女子的愁绪与情感。开篇“落花风紧红成阵”,以落花随风飘散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逝与青春易逝的主题。接着,“睡重不知春远近”一句,通过女子沉睡的状态,表现出她对外界变化的无知觉,同时也隐喻了她内心的逃避与自我封闭。

“筝弦声涩镇慵调,燕语情多羞借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世界。筝弦的涩音象征着她内心的沉重与疲惫,不愿轻易弹奏;而燕子的呢喃则代表了外界的温柔与关怀,但女子却因羞涩或害怕触及内心深处的伤痛而选择回避。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展现了女子在面对情感时的复杂心情。

“屏山苦隔天涯信,咫尺关河千万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屏山不仅隔绝了远方的信件,也象征着心灵的屏障,使得思念之情无法传达;即使距离很近,心中的恨意却如同关河般绵延不绝,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之情。

最后,“楼前芳草远连天,望眼不随芳草尽”以广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女子的目光虽能望向远方,但情感却难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芳草的延伸与望眼的尽头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女子对未来的期待,也暗示了希望的渺茫与情感的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复杂而深刻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鹏运

王鹏运
朝代:清   字:佑遐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生辰:1849—1904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
猜你喜欢

视旱过雨

已旱何秋雨,无禾始水声。

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

汤爪宁须剪,桑羊可缓烹。

小儒空自叹,得到凤凰城。

(0)

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其二

秋夜真成昼,西山却在东。

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

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

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

(0)

中元前贺余处恭尚书祷雨沛然沾足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

簟面顿无秋后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么生。

(0)

题赣州重建思贤阁

赵公遗爱虎头城,直到张公续此声。

前赵后张俱可阁,赣民不用羡西京。

(0)

晚衙野望

上却城来忘却归,迎它来雁送它飞。

可怜乌臼能缁素,却被清霜染作绯。

(0)

晚登净远亭二首·其二

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

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