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阑秋气与云平。病起怯衣轻。吟思底凄清。
听依约蛩声雁声。
宁馨老子,十围便腹,空洞尽容卿。青眼几时横。
看山色新来瘦生。
画阑秋气与云平。病起怯衣轻。吟思底凄清。
听依约蛩声雁声。
宁馨老子,十围便腹,空洞尽容卿。青眼几时横。
看山色新来瘦生。
这首《太常引》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病后之人的细腻情感画卷。
首先,“画阑秋气与云平”,以“画阑”点明所处环境为精致的亭台楼阁,秋气与云层相接,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病起怯衣轻”,写出了病愈之人对衣物的敏感,透露出身体恢复后的虚弱感,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脆弱和对健康生活的渴望。
“吟思底凄清”,一句将读者引入词人的思绪之中,那是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思考,仿佛在静谧的夜晚独自品味生活的苦涩与美好。随后,“听依约蛩声雁声”,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声音,如秋虫低鸣与大雁南飞,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的氛围,也寄托了词人对远方和未来的遐想。
“宁馨老子,十围便腹,空洞尽容卿”,这一句运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将自己比作“宁馨老子”,形容自己虽年老体胖,但内心却能包容一切,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里也暗含着对生活琐事的包容与接纳。
最后,“青眼几时横”,表达了词人期待着能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如同青眼般明亮,不再因病痛或世事而黯淡。而“看山色新来瘦生”,则以山色的变化隐喻自己的心境,暗示经过一番思考与调整,词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太常引》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在病后对生命、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