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得菩提色即空,冥然意象画图中。
閒临竹石知禅在,静写昆虫见性同。
不是毫端藏佛解,安能腕下夺天工。
偶成净土莲花瓣,却与人间一样同。
悟得菩提色即空,冥然意象画图中。
閒临竹石知禅在,静写昆虫见性同。
不是毫端藏佛解,安能腕下夺天工。
偶成净土莲花瓣,却与人间一样同。
此诗《戏赠画僧》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描绘一位画僧的高超技艺和深刻禅悟,展现了艺术与佛教哲学的融合之美。
首句“悟得菩提色即空”,开篇点题,暗示画僧通过修行达到了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认识到一切皆为空相,不为外物所动。接下来,“冥然意象画图中”描绘了画僧内心宁静,其创作如同心灵的直接展现,与外界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世界。
“閒临竹石知禅在,静写昆虫见性同”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画僧的艺术境界。无论是悠闲地面对竹石,还是静心描绘昆虫,都能从中感受到禅意的存在,万物皆有其本性,画家以细腻之笔捕捉这些内在的灵性,使观者亦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不是毫端藏佛解,安能腕下夺天工”则表达了对画僧技艺的高度赞扬。只有真正领悟佛法精髓,才能在笔墨之间展现出超越自然的匠心独运,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
最后,“偶成净土莲花瓣,却与人间一样同”总结全诗,指出画僧的作品虽出自清净之地,但其内涵却能与世俗生活相通,传递出普世的智慧和美好,让每一个观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画僧艺术与禅悟的描绘,展现了艺术与宗教精神的和谐统一,以及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的深刻哲思。
泛泛水上沤,飘飘空中云。
俱为无根蒂,摇漾随絪缊。
北风厉玄冥,霜雪下纷纷。
送子陟长道,雁声不可闻。
盛年复几何,逝川去沄沄。
朔方沙漠地,杂沓驼马群。
居庸接太行,华貊所由分。
阴山茹毛国,未尝识耕耘。
自古所攘斥,比之鹿与麇。
汴京失其驭,冠裳倒玄纁。
否极泰则来,天生圣明君。
扬旗指大荒,旄头落胡氛。
玉帐万貔虎,爪牙天将军。
子行勿叹劳,袭芳衣必薰。
君恩重山岳,矧敢负以蚊。
丈夫有壮志,曷间武与文。
不见传介子,盛烈光典坟。
奉子一杯酒,别离安足云。
时哉谅有会,勉旃树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