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视旱过雨》
《视旱过雨》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已旱何秋雨,无禾始水声。

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

汤爪宁须剪,桑羊可缓烹。

小儒空自叹,得到凤凰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hànguò
sòng / yángwàn

hànqiūshǐshuǐshēng

bìngmíntiānzhìdìngshuíshēng

tāngzhuǎníngjiǎnsāngyánghuǎnpēng

xiǎokōngtàndàofènghuángchéng

注释
旱:干旱。
何:为何。
秋雨:秋雨降临。
始:开始。
水声:流水声。
病民:使人民困苦。
岂:难道。
天意:天命。
致:导致。
谁生:是谁造成的。
汤爪:煮熟的鸡爪。
宁须:何必。
剪:剪切。
桑羊:桑羊(古代指羊肉)。
烹:烹饪。
小儒:小儒生。
空自:徒然。
叹:叹息。
凤凰城:比喻繁华或理想的地方。
翻译
久旱盼秋雨,却只有水声响起。
百姓困苦难道是天意,导致这一切究竟是谁之过?
煮熟的鸡爪何必再剪,暂且不急着宰杀桑羊。
小小的儒生只能空自感叹,如今身处这凤凰城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之后又遇到秋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百姓疾苦和天道安排的深沉思考。其中“已旱何秋雨,无禾始水声”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旷日持久的干涸后突然降临的秋雨,以及因无收成而闻到的溪流声响。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暗示着农业生产的困境和农民的忧虑。

“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则是诗人对于百姓疾苦的同情与疑问,似乎在追问这样的自然灾害是否真是天意所为,以及这些苦难究竟由谁来承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仁心,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的无奈。

“汤爪宁须剪,桑羊可缓烹”两句,则是对当前困境下的生存之道的描写。这里的“汤爪”指的是用热水浸泡以去毛的方法来处理动物的脚爪,而“桑羊”则可能是指在无禾的情况下,利用桑树叶来喂养羊只。这两句诗表达了在困难时期,人们为了生存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最后,“小儒空自叹,得到凤凰城”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困境却无法为民众做出更大贡献的一种无奈感。这里的“小儒”可能指的是诗人自谦,而“得到凤凰城”则可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或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登黄山

黄山变态自天工,移步重看又改容。

是处路皆穿石过,有时身竟被云封。

轩皇自昔曾求道,药鼎于今尚在峰。

前海茫茫我到此,却从何处觅仙踪。

(0)

初夏拟移家五㲼

青山典尽意何如,远寄江涯学荷锄。

饷午盘传新茁韭,销时笥检旧删书。

云联断霭天光净,水溢危桥客屐疏。

笑傍繁阴谋小筑,秋风共挽鹿门车。

(0)

百字令

雨晴山出,正城东草软,湖光摇堞。

一点红旗遥指处,万众沉沉初列。

九地潜攻,从天倏下,客主旋相蹑。

阎浮俄震,火云冲散飞蝶。

驰马来者髯公,徼吟弄策,忧国颜成缬。

唤起忠魂应再世,满眼英年人杰。

楚户终强,江流休转,老去馀心铁。

鼓鼙声远,受恩空自肠热。

(0)

泛月杂兴用陆游诗落景馀清晖轻桡弄溪渚以句为韵赋诗原韵·其七

福海一百顷,周遭十一桥。

卧波白鹅眠,戢浪赪鱼跳。

风从西北来,秋意已萧萧。

乘凉贵纡徐,何必催鸣桡。

(0)

愁霖

六月雨时行,久晴安可必。

闰五已涝麦,大田烜赖日。

难禁更渍霖,雨辄心忧慄。

前日甫悦霁,无何复云出。

虽未即霪霖,溽润鲜乾室。

昨夜转大作,侵晓阴犹密。

广厦或致漏,比户怨仓卒。

无计俾安处,况虑农功失。

繁露以鼓攻,迂缓嗟儒术。

祈晴诣玉泉,责已宁从质。

(0)

龙井八咏·其三一片云

片石玲珑号片云,英英常自蔚氤氲。

龙泓本有颠翁碣,磬折宜应于此君。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