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雨时行,久晴安可必。
闰五已涝麦,大田烜赖日。
难禁更渍霖,雨辄心忧慄。
前日甫悦霁,无何复云出。
虽未即霪霖,溽润鲜乾室。
昨夜转大作,侵晓阴犹密。
广厦或致漏,比户怨仓卒。
无计俾安处,况虑农功失。
繁露以鼓攻,迂缓嗟儒术。
祈晴诣玉泉,责已宁从质。
六月雨时行,久晴安可必。
闰五已涝麦,大田烜赖日。
难禁更渍霖,雨辄心忧慄。
前日甫悦霁,无何复云出。
虽未即霪霖,溽润鲜乾室。
昨夜转大作,侵晓阴犹密。
广厦或致漏,比户怨仓卒。
无计俾安处,况虑农功失。
繁露以鼓攻,迂缓嗟儒术。
祈晴诣玉泉,责已宁从质。
这首诗名为《愁霖》,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六月时节,雨水频繁,久晴之后难以预料的天气变化。诗人通过“久晴安可必”表达了对天气不可预测性的担忧。接着,诗人描述了因雨水导致的农田涝灾和房屋漏水的问题,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脆弱性。
“难禁更渍霖,雨辄心忧慄”,表达了诗人对连续降雨的忧虑和恐惧。“虽未即霪霖,溽润鲜乾室”,则描绘了虽然还未达到连绵不绝的大雨,但湿气已经使得室内难以干燥。诗人进一步通过“广厦或致漏,比户怨仓卒”表达了对房屋漏水问题的普遍不满和急切之情。
“无计俾安处,况虑农功失”,表达了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人们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更担心农业生产会因此受损。最后,“繁露以鼓攻,迂缓嗟儒术。祈晴诣玉泉,责已宁从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无法控制的无奈,以及希望通过祈祷求得晴天的愿望,并对自己未能有效应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自我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依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
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
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
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百尺飞泉落松顶,颠厓倒亸晴烟影。
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
人家三两溪南村,桃李成行门对门。
石径斑斑过新雨,花落点破莓苔痕。
鸥鹭飞回映沙岛,夕阳网晒渔舟小。
不是苕川与辋川,仙都山下川原杳。
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数间依竹低。
茶灶藤床旧栖隐,异人墨客多留题。
看图才了眼初醒,人间有此真佳景。
由来泉石绝纤尘,当与先生分管领。
先生大笑清风生,岸帻佯狂双鬓星。
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
《题山水图为刘廷信都宪作》【明·樊阜】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百尺飞泉落松顶,颠厓倒亸晴烟影。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人家三两溪南村,桃李成行门对门。石径斑斑过新雨,花落点破莓苔痕。鸥鹭飞回映沙岛,夕阳网晒渔舟小。不是苕川与辋川,仙都山下川原杳。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数间依竹低。茶灶藤床旧栖隐,异人墨客多留题。看图才了眼初醒,人间有此真佳景。由来泉石绝纤尘,当与先生分管领。先生大笑清风生,岸帻佯狂双鬓星。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
https://shici.929r.com/shici/7C4HpqF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