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證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0)
注释
西山:奇特的山。
倚:依靠。
前楹:屋前。
停午:正午。
彩翠:色彩斑斓。
照分明:光线明亮。
吾师:我的老师。
禅坐:静坐冥想。
无生:不生不灭。
结庐:建造小屋。
嵌窟:山洞。
剪苕:修剪竹子。
樵叟:砍柴老人。
授法:传授佛法。
山精:山中的精灵。
辞去:离开。
冶城:他的居所或城市名。
翻译
西山形状奇特,秀丽地耸立在屋前。
正午时分,山色斑斓如画,夕阳下更显清晰。
我的老师居住在那里,静坐修行,证悟无生之理。
他在山洞旁建起小屋,常修剪竹子,独自漫步。
他与砍柴老人论道,传授佛法给山中的精灵。
直到日落时分,他才离开,返回田园,回到冶城的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明禅师的高僧在西山兰若的生活状态。诗中“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两句表达了西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兰若位于山势之中的位置,给人以深藏不露的感觉。“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时间设定在中午过后到傍晚,诗人通过“收彩翠”和“夕阳照分明”的画面,传达出一种静谧与清晰的意境。

“吾师住其下,禅坐證无生”一句直接指出了主人公是一位道高年久、修行深厚的禅师,他在兰若中静居,用心修炼。"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则展示了这位禅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不仅生活在山中,还能将自己的住所融入到大自然之中。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一句透露出诗人与这位禅师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凡间的樵夫,也包括了山中的神灵,都成为了他传道授业的对象。“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则表达了诗人在一天快要结束时对这次难忘的会面告别,返回自己平凡的生活环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山兰若之美,以及禅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江边有寄

江边旧业半彫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0)

伤侯弟

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万古明君方纳谏,九江迁客更应多。

碧池草熟人偷钓,画戟春闲莺乱过。

几许乐僮无主后,不离邻巷教笙歌。

(0)

凤州北楼

城上层楼北望时,闲云远水自相宜。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0)

比红儿诗·其九十八

旧恨长怀不语中,几回偷泣向春风。

还缘不及红儿貌,却得生教入楚宫。

(0)

宿报恩寺精舍

钟梵送沈景,星多露渐光。

风中兰靡靡,月下树苍苍。

夜殿若山横,深松如涧凉。

羸然虎溪子,迟我一虚床。

杳杳空寂舍,濛濛莲桂香。

拥褐依西壁,纱灯霭中央。

(0)

宜阳所居白蜀葵荅咏柬诸公

冉冉众芳歇,亭亭虚室前。

敷荣时已背,幽赏地宜偏。

红艳世方重,素华徒可怜。

何当君子愿,知不竞喧妍。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