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万古明君方纳谏,九江迁客更应多。
碧池草熟人偷钓,画戟春闲莺乱过。
几许乐僮无主后,不离邻巷教笙歌。
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万古明君方纳谏,九江迁客更应多。
碧池草熟人偷钓,画戟春闲莺乱过。
几许乐僮无主后,不离邻巷教笙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开篇“世间荣辱半相和”表达了对世事荣誉与羞辱看得很平常,不再执着。这是古代士人在经历了世事变迁后,内心所达到的豁然开朗的境界。
接着,“昨日权门今雀罗”,则是用历史上的兴衰更迭来比喻个人命运的无常。昔日权势滔天的人物今日可能已经被世人遗忘,只剩下麻雀在窗前跳跃,这是对过往荣耀的讽刺,也映射出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漠。
“万古明君方纳谏,九江迁客更应多”,这里的“万古明君”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贤君,而“方纳谏”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倾听。"九江迁客更应多"中,“九江”常用来比喻长江,象征着流动不息的时间和生命,此句可能在表达诗人对远行他乡之人的同情与理解。
“碧池草熟人偷钓,画戟春闲莺乱过”,这是描写一幅田园生活图景。碧绿的池塘边,野草已经成熟,而人们在此偷偷垂钓。这不仅展示了一种宁静、悠然的心境,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
“几许乐僮无主后,不离邻巷教笙歌”,这里的“几许”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乐僮”是指年轻时的快乐,而“无主后”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再回的无奈。诗人并没有沉浸于过往的喜悦中,而是在邻里间教导孩子们唱歌,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荣辱变迁时的豁达与超然,以及对于自然、平淡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