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德申追慕,修烝返紫垣。
高年喜游豫,养志御仙园。
来往路非远,起居念永敦。
兰阶欣气鬯,萱戺适冬温。
乐在承色笑,宁须问寺阍。
西池风物别,爱日驻高奔。
世德申追慕,修烝返紫垣。
高年喜游豫,养志御仙园。
来往路非远,起居念永敦。
兰阶欣气鬯,萱戺适冬温。
乐在承色笑,宁须问寺阍。
西池风物别,爱日驻高奔。
这首诗描绘了对皇太后的恭敬之情以及畅春园内景致的美好。诗人通过“世德申追慕”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敬仰与怀念,接着“修烝返紫垣”则暗示了皇太后返回皇宫的庄重仪式。诗中“高年喜游豫,养志御仙园”描绘了皇太后在畅春园中享受生活的画面,体现出其晚年生活的悠闲与幸福。
“来往路非远,起居念永敦”两句,既表现了畅春园与皇宫之间的距离不远,也体现了对皇太后日常生活的关怀。接下来,“兰阶欣气鬯,萱戺适冬温”通过兰花和萱草的意象,象征着园内的生机与温暖,同时也寓意着皇太后生活环境的舒适与宜人。
“乐在承色笑,宁须问寺阍”则表达了皇太后在畅春园中得到的快乐与满足,不需要外界的打扰或询问。最后,“西池风物别,爱日驻高奔”以西池的美景和温暖的日光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畅春园的美丽与皇太后的愉悦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畅春园内景致的描绘和对皇太后生活状态的赞美,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化中对尊老敬贤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巷角疏花,城湾剩水,坏墙深锁愁烟。
兽镮自掩,饥雀啄苔钱。
风扫回廊败叶,斜阳外、乔木依然。
虚堂冷,栏干翠湿,诗壁篆蜗涎。
平泉,行乐地,红罗买笑,碧玉供筵。
算镜槛芙蓉,犹似人妍。
休问楼中燕子,有黄金,难铸飞仙。
还知否,秋坟夜月,空到绿窗前。
螺屏翠叠,几重山浅画,忆他眉妩。
柳外斜阳花上月,都是西风吹去。
帘轴双钩,镜奁单锁,钞剩闲情赋。
瘦琴支枕,卧箫谁理尘谱。
天际望杳鳞云,锦书不寄,凉雁鸣烟橹。
我未离家心似客,愁在无人知处。
病怯灯明,困销茶酽,灰冷芙蓉炷。
黄昏又听,竹梢弹碎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