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马饮溪流,溪边雨乍收。
方趋棘围战,不比竹林游。
礼学传三世,家声动九州。
太行山上月,几日桂花秋。
双马饮溪流,溪边雨乍收。
方趋棘围战,不比竹林游。
礼学传三世,家声动九州。
太行山上月,几日桂花秋。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许。首句“双马饮溪流,溪边雨乍收”以马饮水、雨后初晴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离别的氛围。接着,“方趋棘围战,不比竹林游”两句,巧妙地将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刘氏叔侄比作正要步入战场的战士,与一般游山玩水的竹林之游形成对比,暗示了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与艰辛。
“礼学传三世,家声动九州”则表达了对刘氏家族深厚文化底蕴和荣耀传统的赞美与自豪,预示着这次赴举不仅是个人的奋斗,也是家族荣耀的延续与传承。最后,“太行山上月,几日桂花秋”以自然景象结尾,既是对远方未知旅程的遥想,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象征手法,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夜寒吴馆窄。
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
轻帆展为翮。
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
渔矶旧迹。
有陈蕃、虚床挂壁。
掩庭扉,蛛网黏花,细草静瑶春碧。
还忆。
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
长吟堕帻。
暮潮送,富春客。
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晴丝牵绪乱。
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垂杨暗吴苑。
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
惹相思、春根酒畔。
又争知、吟骨萦销,渐把旧衫重翦。
凄断。
流红千浪,缺月孤楼。
总难留燕。
歌尘凝扇。
待凭信,拦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
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乱云生古峤。
记旧游惟怕,秋光不早。
人生断肠草。
叹如今摇落,暗惊怀抱。
谁临晚眺。
吹台高、霜歌缥缈。
想西风、此处留情,肯著故人衰帽。
闻道。
萸香西市,酒熟东邻,浣花人老。
金鞭騕袅。
追吟赋,倩年少。
想重来新雁,伤心湖上,销减红深翠窈。
小楼寒、睡起无聊,半帘晚照。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背庭缘恐花羞坠。
心事遥山里。
小帘愁卷月笼明。
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
供与离人睡。
梦和新月未圆时。
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