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萍梗受风吹,踪迹分飘底用悲。
碧海鳞鸿传锦字,清秋鸾鹄见冰姿。
为师喜有胡安定,知己岂无钟子期。
铃阁玉堂清切地,抽毫来与共论思。
人生萍梗受风吹,踪迹分飘底用悲。
碧海鳞鸿传锦字,清秋鸾鹄见冰姿。
为师喜有胡安定,知己岂无钟子期。
铃阁玉堂清切地,抽毫来与共论思。
这首明代倪谦的诗《行人成君始终寄江夏胡先生诗二首用韵寄荅(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人生萍梗受风吹”以浮萍比喻人生的无常,暗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被风吹动,难以自主。接着,“踪迹分飘底用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可奈何的漂泊感,不必过于悲伤。
“碧海鳞鸿传锦字”通过描绘鸿雁传递书信的场景,象征着与远方朋友的书信往来,寄托了诗人对胡先生的思念和情感交流。“清秋鸾鹄见冰姿”则赞美胡先生如清秋时节的高贵之鸟,冰清玉洁的品格令人敬仰。
“为师喜有胡安定”中的“胡安定”可能是指胡先生,诗人以“为师”相称,表达了对胡先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而“知己岂无钟子期”借用古代知音故事,表达对胡先生的理解和默契,认为他如同古代的知音钟子期一样理解自己。
最后两句“铃阁玉堂清切地,抽毫来与共论思”描绘了一个清雅的环境,诗人期待能与胡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深入的思想交流,共享智慧的火花。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探讨的渴望。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行乐处。
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风光有主。
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年来老子安否。
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烦说与。
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刘郎老去。
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枫岭摇丹,梧阶飘冷,一天风露惊秋。
数丛篱下,滴滴晓香浮。
不趁桃红李白,堪匹配、梅淡兰幽。
孤芳晚,狂蜂戏蝶,长负岁寒愁。
年年,重九日,龙山高会,彭泽清流。
向尊前一笑,未觉淹留。
况有甘滋玉铉,佳名算、合在金瓯。
功成后,夕英饱饵,相伴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