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太平重秋报,村东村西田鼓闹。
岁无旱溢国无兵,露积千仓烟万灶。
予时童丱未忧翁,岂忧无酒可治聋。
那知回首二十载,半间社屋苍苔封。
低头自读元祐史,麟趾深仁浃肌髓。
一匙社饭千古悲,后园秋雨号狐狸。
江南太平重秋报,村东村西田鼓闹。
岁无旱溢国无兵,露积千仓烟万灶。
予时童丱未忧翁,岂忧无酒可治聋。
那知回首二十载,半间社屋苍苔封。
低头自读元祐史,麟趾深仁浃肌髓。
一匙社饭千古悲,后园秋雨号狐狸。
这首《秋社》由元代诗人吴存所作,描绘了江南地区秋社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江南太平重秋报,村东村西田鼓闹”开篇,生动展现了丰收季节的热闹与欢腾,稻田里传来阵阵鼓声,预示着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接着,“岁无旱溢国无兵,露积千仓烟万灶”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时期的和平与富足,粮食丰盈,炊烟袅袅,一片祥和景象。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过去岁月的赞美上,“予时童丱未忧翁,岂忧无酒可治聋”两句,通过对比自己年少无忧与成年后对生活的忧虑,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那知回首二十载,半间社屋苍苔封”则将读者带入时间的长河,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的场景,那时的社屋已荒废,满布青苔,物是人非,流露出深深的怀旧之情。
最后,“低头自读元祐史,麟趾深仁浃肌髓。一匙社饭千古悲,后园秋雨号狐狸”四句,诗人通过阅读历史,反思社会的变迁,感受到古代帝王的仁德深深影响着人心,即使在遥远的历史中,一勺社饭也能引发无尽的哀思。而后园中的秋雨与狐狸的嚎叫,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类命运的无常,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意味。
整体而言,《秋社》不仅描绘了特定时节的乡村生活,更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察。
人间盛衰理甚明,势去有如汤沃冰。
听言一事足叹惋,恐君亦复伤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玑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宠冠诸家当盛世。
其间属意字以端,姿品高妍兼妙艺。
燕开云幄萃亲友,艳阵香藂尝窃睨。
转眼陈迹俱已休,西风叶飞东水流。
相逢应怪我鬓改,贪情省认俄惊羞。
波明藏泪尚剪月,山浅带恨犹横秋。
失身何心养儿女,啁啾耳厌山蛮语。
困居村店少人沽,饤饾腥鹹污盘俎。
无言脉脉话最深,为君写作溪妇吟。
人生荣悴岂分定,有夫不必萌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