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谬掌堂事四越月颇厌烦劳喜得宪长京还交代有作三首·其三》
《谬掌堂事四越月颇厌烦劳喜得宪长京还交代有作三首·其三》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机械谁教漫自烦,终朝碌碌不如闲。

醉来檐底疏疏雨,睡起天边淡淡山。

龙子白而非白外,庄生才与不才间。

乾坤尽有寻常乐,雪月风花任往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厌倦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首句“机械谁教漫自烦”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事务的无奈和厌烦,仿佛被外界强加的机械般的生活节奏所困扰。接着,“终朝碌碌不如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忙碌生活的不满,认为忙碌不如闲适自在。

“醉来檐底疏疏雨,睡起天边淡淡山”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酒后的微雨和醒来时远山的淡雅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酒后的微雨象征着诗人暂时摆脱了尘世的烦恼,而醒来的淡山则预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龙子白而非白外,庄生才与不才间”这两句引用了《庄子》中的典故,以龙子之白喻指事物的本质,无论表面如何变化,其内在本质不变。同时,也借庄子对才与不才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即无论才华高低,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最后,“乾坤尽有寻常乐,雪月风花任往还”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生活中处处皆有乐趣,无论是雪、月、风、花,都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诗人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自由地享受生活,不受外界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

雨余山黛豁,携手问郊原。

茗色青于树,花光红过村。

爱僧能种菜,礼佛恰窥园。

默坐忘酬对,都妇画旨论。

(0)

上曹先生溶·其一

初衣无恙芰荷青,丘壑从教白石扃。

人为花阴留好鸟,自于泉上置孤亭。

雁门守至慵时款,匡岳僧谈喜夜听。

尚有洛神忘未得,红笺绣笔赋娉婷。

(0)

村落

村落犹淳古,艰难假荫宜。

醵钱春社日,散酒夕阳时。

耒耜谋邻姥,衣幍报塾师。

朱方方带甲,好与一丘期。

(0)

久客归

客行二十年,记老不识少。

改尽故须眉,昨夜边场到。

忆昔城东开万户,城口浮梁接江浒。

出关收鱼若收租,大船半泊新安估。

庙前市马金障泥,古渡桃花斗眉膴。

今来陵谷何易迁,夹路小坊尽草莽。

独行空巷白日疑,放?西邻一寡姥。

黄门甲第当衢开,老兵横卧自称主。

郭外古坟有我亲,白杨树倒供斤斧。

久客无家还欲行,儿骨先愁不傍父。

飘叶终身思本根,及到谁知益酸苦。

几时真得洗甲兵,尽使流人归旧土。

(0)

开岁往役海上暮春还时家更空乏赋此

劳苦三联月,还家忽暮春。

庶人宜往役,吾道敢辞贫。

未得销形影,何能作隐沦。

桃源虚设想,莫认记为真。

(0)

舟次河北自饮

好月随舟转,相看醉影斜。

雄心非藉酒,清泪岂闻笳。

城废连年水,民荒何处家。

同人各努力,莫待鬓毛华。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