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
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
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
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
这首诗通过对比出家人的生活与修行状态,表达了对真正佛法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首句“出家不断荤和酒”,指出了一位出家人虽然身在佛门,但并未彻底断绝世俗的饮食习惯,暗示其修行可能不够深入或坚定。次句“枉在伽蓝地上行”,直指这种行为是徒有形式而无实质意义,如同在佛寺中行走却未能真正领悟佛法,实为可惜。
后两句“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将“心田”比喻为内心的净土,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对于修行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心田始终未能得到净化,那么即使他身处佛门,也无法真正种植出菩提之果——即无法达到觉悟与解脱的境界。这两句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警示人们修行不应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更需注重内心世界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家人的生活状态与修行态度的反思,传达了佛教中关于内心清净与修行真谛的重要思想,鼓励人们在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内在的修炼与觉悟。
锡谷名泉誇第二,江水由来胜山水。
中泠天畔隔苍烟,九龙眼中荖可喜。
我梦临此鉴眉须,裹茗烹煎携绿珠。
老僧毵毵妙而臞,忽来说禅坐跏趺。
三生岂是旧缘法,明日买船当下闸。
共君乌纱一裹头,野岸春洲看晴鸭。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鲜卑胡,汉儿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纑。
使汝温饱相歌呼,胡为虐彼无宁居?
汉土著鲜卑汝客,作一疋绢一斛粟。
为汝击,贼使汝乐,胡为疾彼同剽掠?
高丞相,三军主,能胡言,能汉语。
胡为爪牙汉肝腑,奸雄桀骜不足数,犹能虎视中原土。
君不见鲜卑小儿难共事,河南行台徵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