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火渔灯渐寂寥,推篷起坐已中宵。
夜来极浦滩头急,知入西泠第几桥。
佛火渔灯渐寂寥,推篷起坐已中宵。
夜来极浦滩头急,知入西泠第几桥。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西湖边的宁静与深邃。首句“佛火渔灯渐寂寥”,以佛火和渔灯的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寂静氛围,暗示着一天的忙碌与喧嚣逐渐退去,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平静与思考。接着,“推篷起坐已中宵”一句,通过诗人起身推窗的动作,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夜来极浦滩头急,知入西泠第几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西湖的景象,极浦滩头的急流,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而“西泠第几桥”的疑问,则增添了一种探索与发现的乐趣,仿佛引导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探寻西湖夜晚的秘密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西湖夜晚的静谧与动态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牙签玉轴新未触,何如颓檐灯火读。
李成骤雨郭熙山,何如一藤烟火间。
书画移人亦尤物,宝绘堂中长公说。
子持此艺将归时,霜刀正足供刈葵。
争名场中困机械,学古悠悠晚知悔。
残编料理数能来,了我明窗读书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