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户农啼鹊不欢,漏天易补瓮难宽。
碧渟从未忧菱税,红朽终须耻橘官。
茅屋气能通玉座,蒲衣心欲到雕鞍。
人才必召阴阳变,国势先觇善败端。
石户农啼鹊不欢,漏天易补瓮难宽。
碧渟从未忧菱税,红朽终须耻橘官。
茅屋气能通玉座,蒲衣心欲到雕鞍。
人才必召阴阳变,国势先觇善败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的《辛卯秋请假还湘迫冬霪雨雨止阴晦兼旬湿瘴之气感之辄疾余既卧疴颇耽岩壑二三知好或致药饵感兹高谊因述本怀》组诗中的第四首。通过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石户农啼鹊不欢,漏天易补瓮难宽”以农夫的啼声和天空的漏水比喻人生的不易与困境,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难以弥补的遗憾。接着,“碧渟从未忧菱税,红朽终须耻橘官”两句,以碧绿的水潭和腐烂的果实为喻,表达了对不公和腐败现象的不满与讽刺,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茅屋气能通玉座,蒲衣心欲到雕鞍”则展示了诗人对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思考,茅屋与玉座、蒲衣与雕鞍的对比,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差异,但诗人认为即使在低微的地位,也能与高位者相通,心志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
最后,“人才必召阴阳变,国势先觇善败端”两句,揭示了人才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以及善恶行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人才的涌现会带来社会的变化,而国家的命运往往可以从善恶的开端预示。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社会和国家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光风何处好,樾径启朝阳。
竹里天凝绿,梅村月旧黄。
名花拚物玩,小品眷幽芳。
蕉露分长润,苔茵荫午凉。
学仙初羽化,字凤欲歌狂。
茎脆空清八,阴圆碧霭张。
欲言鹦咮曲,如舞蝶襟忙。
紫晕飞初日,华吹结绀霜。
凝丹猩褫血,浅素雪添香。
不解邢憎尹,终谐鶠侣皇。
分妍矜色色,薄袂共洋洋。
蝾臂虽多妒,荑尖得上妆。
素轮宜晚拍,义甲惜春藏。
小触娇旋怒,多灵敛亦翔。
清琴蛇腹古,丸药蔻胎康。
瑞约宜男早,心同栀子长。
闲居人自雒,至止客怀湘。
相约秋光里,娟娟誓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