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聂仪部明妃曲·其四》
《和聂仪部明妃曲·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

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和聂仪部明妃曲(其四)》中的第四首,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燕支山下几回春”,以燕支山为背景,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昭君在远离故土的边塞之地度过了多个春天,岁月无情地在她身边流转。这里的“几回春”不仅指时间的更迭,也暗含了昭君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次句“坐使蛾眉误此身”,直抒胸臆,揭示了昭君因美貌而被选入宫中,最终远嫁异域的命运悲剧。一个“误”字,既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也蕴含了对当时政治婚姻制度的批判。

第三句“二八汉宫含笑入”,描绘了昭君进入汉宫时的情景,虽然表面看似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笑意,但背后隐藏的是她对未知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这里通过对比昭君的美貌与内心的痛苦,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最后一句“一时红粉更无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它不仅指昭君之后的红颜女子在宫廷中同样面临着相似的命运,更象征着女性在权力与政治面前的脆弱与无助。这句话以一种悲凉的语气,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引发了对女性地位、命运以及历史选择的广泛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纪梦

偶然嘉惠得邻封,无数金钱出袖中。

欲向萱闱谈此梦,隔帘斜月未闻钟。

(0)

偶得

衡山西游何时还,暂寄渔蓑水石间。

又恐风吹江日残,扁舟打落芦花湾,教儿且筑大云山。

(0)

不寐

一饭不忘沟壑心,白头冰雪更相侵。

妻烹野菜供晨馔,儿点松灯对夜琴。

赋拙但留司马壁,碑成不卖退之金。

无端婚嫁相料理,独听疏钟到夜深。

(0)

吊邹汝愚谪石城·其一

少年为意尽峥嵘,谪死天涯二十春。

旧雨不留花县榻,秋风还闪石城旌。

儿啼母绝家何处,水宿山居路几程。

人事每将天不定,文章何用博虚名。

(0)

次韵王乐用佥宪见寄

七十馀年未觉新,耽眠犹是向来人。

春杯斟尽啼莺外,晚笛吹残钓渚滨。

人世谨防开眼错,此怀得恐到头真。

青山果是无心出,何处眠窝共卜邻。

(0)

世卿赴顺德吴明府之召五日不返诗以促之·其一

何处千杯一放歌,楚云刚好共婆娑。

百年几见都难说,一日三秋不啻过。

笑索梅花催拄杖,照眠山月满行窝。

高溪远卜衡阳下,却到而今梦更多。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