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送郎湘水曲。闻到巫山,欲情香魂逐。
薄翠不描青似玉。恐将花艳惊郎目。
郎道巫山如黛蔟。十二峰连,争比双蛾蹙。
一路春山无断绩。朝朝仍恋眉心绿。
明日送郎湘水曲。闻到巫山,欲情香魂逐。
薄翠不描青似玉。恐将花艳惊郎目。
郎道巫山如黛蔟。十二峰连,争比双蛾蹙。
一路春山无断绩。朝朝仍恋眉心绿。
这首清代丁澎的《蝶恋花·别意》描绘了一幅深情的送别场景。词人以湘水为背景,想象着明天分别时的情景,巫山的美景被赋予了浓郁的情感色彩。"闻到巫山,欲情香魂逐"一句,通过香气和魂魄的追逐,表达了对郎君的深深眷恋。
"薄翠不描青似玉",运用比喻,形容女子的肌肤如薄翠般娇嫩,青翠欲滴,仿佛美玉一般,暗示了她的美丽。然而,她担心自己的美貌会过于夺目,让郎君感到惊讶。
接下来,郎君回应说巫山的秀美如同黛色的簇拥,十二峰连绵起伏,仿佛女子的双眉紧蹙,增添了离别的愁绪。"争比双蛾蹙"形象生动,将自然景色与女子的神情巧妙结合。
最后,词人以"一路春山无断绩,朝朝仍恋眉心绿"作结,表达了无论山水如何变换,女子对郎君的思念之情犹如春山连绵,永不中断,且每日都期待着郎君归来,眉间的绿色(可能指黛色或青翠)依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女子对郎君的深深情感,展现了清词婉约之美。
岁聿其暮,月届嘉平。嘉平四日,曰为余生。
元阴蔽野,皓雪盈庭。谡谡其风,有室如冰。
翳忽不乐,潸然涕零。鱼亦有渊,鸟亦有陵。
以游以泳,载飞载鸣。我来自东,孑然其形。
岂无他人,莫往莫迎。父兮母兮,罔极深恩。
嗟余行役,倚闾倚门。缅怀兄弟,朝烟暮云。
妇叹于室,子甫能言。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静言思之,奋飞不前。安得美酒,烦襟涤蠲。
有客叩扉,倒衣出迎。左手提榼,右手携罂。
入门再拜,一举十觥。十觥不辞,用感君情。
对酒高歌,君其我听。人生几何,鲜满百春。
倏如蜉蝣,忽如飙尘。既倏既忽,终窭且贫。
况在天涯,欢会岂频。我思古人,熊经鸟申。
其生也劳,其死也均。尔酒既旨,我饮如鲸。
且饮且醉,颓然欹倾。不矩有死,焉知有生。
生死两忘,悲乐俱冥。
《腊月四日六章》【清·戴亨】岁聿其暮,月届嘉平。嘉平四日,曰为余生。元阴蔽野,皓雪盈庭。谡谡其风,有室如冰。翳忽不乐,潸然涕零。鱼亦有渊,鸟亦有陵。以游以泳,载飞载鸣。我来自东,孑然其形。岂无他人,莫往莫迎。父兮母兮,罔极深恩。嗟余行役,倚闾倚门。缅怀兄弟,朝烟暮云。妇叹于室,子甫能言。自我不见,于今三年。静言思之,奋飞不前。安得美酒,烦襟涤蠲。有客叩扉,倒衣出迎。左手提榼,右手携罂。入门再拜,一举十觥。十觥不辞,用感君情。对酒高歌,君其我听。人生几何,鲜满百春。倏如蜉蝣,忽如飙尘。既倏既忽,终窭且贫。况在天涯,欢会岂频。我思古人,熊经鸟申。其生也劳,其死也均。尔酒既旨,我饮如鲸。且饮且醉,颓然欹倾。不矩有死,焉知有生。生死两忘,悲乐俱冥。
https://shici.929r.com/shici/lAJwrq.html
当阳有路,祖佛共知。觌面相呈,见闻不隔。
万象不能藏覆,千圣无以等阶。
活鱍鱍绝承当,净裸裸无回互。
直饶棒如雨点,喝似雷奔,犹未动著向上阙棙在。
瞎却诸圣眼,哑却山僧口。
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