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过焦门,风帆径飞度。
老矣遂此游,清绝快平素。
僧堂列古鼎,款识成周铸。
秀叠水墨屏,晴披浓绿树。
石壁旧题名,苔蚀若简蠹。
仰止三诏洞,而以焦君故。
瘗鹤下勒铭,水落偶一露。
大江亭呼吸,高云岫吞吐。
绝顶御泠风,千里可指顾。
纵目穷扶桑,出日蒙海雾。
俯仰叹今昔,往来走乌兔。
大哉神禹功,明德讵能赋。
昔年过焦门,风帆径飞度。
老矣遂此游,清绝快平素。
僧堂列古鼎,款识成周铸。
秀叠水墨屏,晴披浓绿树。
石壁旧题名,苔蚀若简蠹。
仰止三诏洞,而以焦君故。
瘗鹤下勒铭,水落偶一露。
大江亭呼吸,高云岫吞吐。
绝顶御泠风,千里可指顾。
纵目穷扶桑,出日蒙海雾。
俯仰叹今昔,往来走乌兔。
大哉神禹功,明德讵能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焦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昔年过焦门,风帆径飞度。”描绘了过去一次快速穿越焦山的情景,预示着这次游览将会有不同寻常的体验。接着,“老矣遂此游,清绝快平素。”表达了虽然年岁已高,但对这次游览的期待和兴奋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僧堂列古鼎,款识成周铸。秀叠水墨屏,晴披浓绿树。”通过描绘焦山上的古寺、古鼎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焦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
“石壁旧题名,苔蚀若简蠹。”描述了石壁上古老的题名被苔藓侵蚀,仿佛是时间的痕迹。“仰止三诏洞,而以焦君故。”提到焦山上的三诏洞,与焦君有关联,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瘗鹤下勒铭,水落偶一露。”描述了在水位下降时,埋葬的鹤和铭文偶然显露出来,让人感叹历史的神秘与不可知。
“大江亭呼吸,高云岫吞吐。”描绘了站在大江亭上,感受江风与云雾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美。
“绝顶御泠风,千里可指顾。”表达了站在山顶,可以感受到清凉的风,远眺千里,尽收眼底的豪迈之情。
“纵目穷扶桑,出日蒙海雾。”想象着目光越过大海,直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被海雾笼罩,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俯仰叹今昔,往来走乌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俯瞰还是仰望,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最后,“大哉神禹功,明德讵能赋。”赞扬了大禹治水的伟业,认为即使是伟大的明德也无法完全表达其功绩的伟大。
整首诗通过对焦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三叠阳关一杯酒,黄歇江头两分手。
无情春水送将归,不肯为人回鹢首。
玉树阶前第二枝,韩家阿买社家宜。
竹林文宴思畴昔,歧路东西泣此时。
古锦囊诗赠离别,呕心句妙何须说?
濡毫见汝意偏亲,挥袂令余肠欲绝。
肠欲绝,恨难平,南朝词客北朝行。
他日纵传枯树赋,也应萧瑟庾兰成。
诸公衮衮登台省,东老虽贫乐有馀。
岭树重遮千里目,故人那惜一行书。
藤花委地香犹在,谷雨乾时手自锄。
闻说小斋多野意,白云閒钓五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