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起见雪》
《病起见雪》全文
明 / 李德丰   形式: 古风

舟行犯凝寒,累日婴壮热。

通宵体如炙,阴邪壅关节。

呻吟非一种,展转发千结。抄方煮松桂,解汗强流?。

稍稍胸膈疏,阳明气仍烈。

眼枯双耳鸣,坏都转骚屑。

僵卧非故性,呼儿炙破褐。

下床尚恍惚,举止正蹩躠。

推窗坐始定,捲幔见春雪。

陡觉毛骨耸,心胆尽澄彻。

鳞鳞覆瓦重,皑皑映空洁。

饥乌啄封条,冻雀踊烟突。

古画久蒙昧,对此见毫发。

焚香理绣句,洗研分停渫。

纤毫思颇怪,棱层气自别。

支离把冻手,点画随断缺。

长吟识浩荡,忧时苦迂拙。

烽烟照属国,海外正流血。

虮虱生组甲,鞍马冻欲折。

哀哉黄竹词,感叹歌且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初见雪景的细腻感受,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诗开篇即以“舟行犯凝寒”描绘了诗人病中经历的艰难与痛苦,接着通过“累日婴壮热”、“通宵体如炙”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病痛的折磨。诗人用“阴邪壅关节”、“呻吟非一种”等语句,形象地表达了身体不适的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挣扎与痛苦。

随着病情的好转,“稍稍胸膈疏”,诗人的心情也逐渐舒缓。然而,尽管身体有所恢复,但“阳明气仍烈”、“眼枯双耳鸣”等描述,又暗示了病痛留下的后遗症。在这一阶段,诗人通过“抄方煮松桂”、“解汗强流”等行为,试图缓解身体的不适。

“下床尚恍惚,举止正蹩躠”则进一步描绘了病后恢复过程中的不适应与挣扎。但当诗人推开窗户,见到春雪时,心境为之一振。“陡觉毛骨耸,心胆尽澄彻”表现了雪景带来的震撼与净化效果。诗人对雪景的细致观察,不仅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鳞鳞覆瓦重,皑皑映空洁”、“饥乌啄封条,冻雀踊烟突”等诗句,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雪景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而“古画久蒙昧,对此见毫发”的感慨,则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诗人通过“焚香理绣句,洗研分停渫”、“纤毫思颇怪,棱层气自别”等行为,展现了其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与投入。尽管“支离把冻手,点画随断缺”,但诗人依然坚持创作,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自然、艺术和国家时局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李德丰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题源分竹亭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

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0)

望未央宫

西上秦原见未央,山岚川色晚苍苍。

云楼欲动入清渭,鸳瓦如飞出绿杨。

舞席歌尘空岁月,宫花春草满池塘。

香风吹落天人语,綵凤五云朝汉皇。

(0)

秋日夜怀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0)

寄万州崔使君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

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

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0)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若道平分四时气,南枝为底发春偏。

(0)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

外强火未退,中锐金方战。

一夕风雨来,炎凉随数变。

徐徐炎景度,稍稍凉飙扇。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轻健。

老夫纳秋候,心体殊安便。

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褰帘对池竹,幽寂如僧院。

俯观游鱼群,仰数浮云片。

闲忙各有趣,彼此宁相见。

昨日闻慕巢,召对延英殿。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