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得幽旷,崇山倚长松。
夜窗风雨来,岁事忽已冬。
人或知子欤,我身为从容。
此閒岂有待,彼忙竟何逢。
徒以蜗角微,展转缠心胸。
栽田艺禾黍,伏腊可粗供。
功名不难办,肉食皆鼎钟。
卜居得幽旷,崇山倚长松。
夜窗风雨来,岁事忽已冬。
人或知子欤,我身为从容。
此閒岂有待,彼忙竟何逢。
徒以蜗角微,展转缠心胸。
栽田艺禾黍,伏腊可粗供。
功名不难办,肉食皆鼎钟。
这首诗《别斯远》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卜居得幽旷,崇山倚长松”,诗人选择了一处远离尘嚣、幽静旷达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居所,周围环绕着高耸的山峦和挺拔的松树,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接着,“夜窗风雨来,岁事忽已冬”描绘了夜晚窗外风雨交加的情景,时间悄然流逝,季节已经进入了冬季。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时光的匆匆和岁月的流转。
“人或知子欤,我身为从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评价的淡然态度,以及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不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而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面对生活。
“此閒岂有待,彼忙竟何逢”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忙碌与闲适生活的对比思考。在忙碌中寻找不到真正的满足,在闲适中却能发现生活的真谛。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徒以蜗角微,展转缠心胸”借用“蜗角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认为这些外在的追求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烦恼和困扰之中,无法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栽田艺禾黍,伏腊可粗供。功名不难办,肉食皆鼎钟”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给自足、简朴生活的追求。他愿意通过耕种田地,收获粮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不在意外在的功名富贵。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节制,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综上所述,《别斯远》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推崇。它不仅是一首描绘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探索。
骆夫子,逢恶客,酒食未阑客呼索。
烛花销铄不肯起,口纵长歌手弹拍。
一年所得能几许,一日散尽何所惜。
囊无千黄金,亦无双白璧。
负郭二顷田,敛税三四石。
十九种秫谷,以助糟丘癖。
家酿憙次道,狗窦招光逸。
何物骆夫子,乃尔太旷生。
始知张翰一杯酒,愈于身后名。
骆夫子,听歌声,为君留好语,伴月照江城。
大芽如茧肥,小芽瘦如锥。
我今取去无厚薄,不欲气本多支离。
绿尖堕地那复数,存者屹立珊瑚枝。
姚黄魏紫各王后,肯许阘冗相追随。
姬周祧庙曾祖祢,主父强汉疏宗支。
昔人立朝恶党盛,败群杂莠何可知。
一母宜男竟衰弱,岂有如许宁馨儿。
吾惧生蛇为龙祸,又畏百工无一师。
故今披剥信老手,如与造化俱无私。
明年春归乃翁出,空庭还闭绝代姿。
风雨大是遭白眼,酒炙谁复来齐眉。
衡门一锁略安分,幽谷待赏几无时。
寄根王谢自得地,燕子归来汝莫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