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尹山东庵》
《过尹山东庵》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地涌琉璃界,天开翡翠林。

那知近湫隘,谁意得幽寻。

日丽花台迥,云横贝阙深。

绀园浮霁彩,琪树带春阴。

玉涧珠泉滴,丹窗绿嶂临。

梵王红锦服,仙女碧瑶簪。

金作山龙甲,朱为海鸟襟。

鸣钟惊雉舞,讲法引猿吟。

境静尘难染,机深虑不侵。

愿因清净力,从此识真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幽静的山中庵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

首联“地涌琉璃界,天开翡翠林”以夸张的手法,将庵堂所在之地比作琉璃般璀璨的地界,天空则仿佛铺展着翡翠般的森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之感。

颔联“那知近湫隘,谁意得幽寻”转折,指出庵堂虽处于偏远之地,却能让人在探寻中发现其深藏的幽静与美好。

颈联“日丽花台迥,云横贝阙深”通过日光与云雾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庵堂环境的宁静与神秘,花台与贝阙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尾联“梵王红锦服,仙女碧瑶簪。金作山龙甲,朱为海鸟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庵堂中的人物形象化,梵王穿着红锦服,仙女头戴碧瑶簪,金甲山龙与朱衣海鸟,展现出庵堂内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氛围。

接下来,“鸣钟惊雉舞,讲法引猿吟”描绘了庵堂日常生活的场景,钟声惊动了山中的雉鸡,猿猴似乎也在倾听法师的教诲,生动地展现了庵堂内外和谐共生的景象。

最后,“境静尘难染,机深虑不侵”表达了庵堂环境的纯净与内心的宁静,暗示了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主题。

“愿因清净力,从此识真心”则是诗人对庵堂精神的感悟,希望借助庵堂的清净之力,人们能够认识到内心的真实与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庵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庵堂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庵堂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清净与真我认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雨中约梅再赋

寄语堂前万玉枝,未须开尽等人归。

行云佩杂衣从湿,溅水裙轻步自微。

关塞垂杨横槊赋,禁津芳草掞毫挥。

为君岂复仍关念,看到清阴碧实肥。

(0)

次韵酬杜材卿

楼寒鹤骨旧竛竮,别后溪山梦不扃。

世事益知推去好,鬓毛浑减向来青。

诗篇又见声谐律,才兴何疑刃照硎。

愁里不妨同茗酌,古梅园种百龙形。

(0)

次韵叔祖阁学秋兴

岁序推流感世浮,乐閒宜早向农畴。

修梧绿减俄过夏,短发丝添剩得秋。

千古是非归啸傲,一门酬唱胜交游。

祗因名句多难数,常笑区区赵倚楼。

(0)

次韵陈秀才

规模浑是野人居,剪结苍松荫屋除。

閒把欹眠酬懒架,静便徐步当安舆。

青精饭好终延老,紫石潭空总付渠。

玩世从来畏人觉,他年方信此心初。

(0)

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

愿得诚斋句,铭心秪旧尝。

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般香。

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

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

(0)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其三

君王策士几临轩,好学隆儒古莫肩。

忠鲠尽将裨治道,不令鼌董誉空传。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