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堂前万玉枝,未须开尽等人归。
行云佩杂衣从湿,溅水裙轻步自微。
关塞垂杨横槊赋,禁津芳草掞毫挥。
为君岂复仍关念,看到清阴碧实肥。
寄语堂前万玉枝,未须开尽等人归。
行云佩杂衣从湿,溅水裙轻步自微。
关塞垂杨横槊赋,禁津芳草掞毫挥。
为君岂复仍关念,看到清阴碧实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首句“寄语堂前万玉枝,未须开尽等人归”中的“万玉枝”指的是梅花,它在雨中显得更加清新脱俗,而“未须开尽等人归”则透露出诗人对独自欣赏梅花的偏好,或许是在雨中独自徘徊,享受这份静谧。
接着,“行云佩杂衣从湿,溅水裙轻步自微”中的“行云”和“杂衣”描绘了诗人在细雨中的形象,而“溅水裙轻步自微”则表达了脚踏在湿润的土地上的感觉,这里的“微”字用得极好,既有步伐轻盈之感,又有雨滴敲击地面的声音。
“关塞垂杨横槊赋,禁津芳草掞毫挥”中的“关塞”和“禁津”营造了一种边塞的氛围,而“垂杨”、“芳草”则让人感受到春天来临的生机。这里的“赋”和“挥”都有着墨香,是诗人对这份景致的深情描绘。
最后,“为君岂复仍关念,看到清阴碧实肥”中的“为君岂复仍关念”表达了诗人对某位人的思念,而“看到清阴碧实肥”则是对眼前景物的欣赏,这里的“清阴”、“碧实”、“肥”都形容着雨后的田野,生机勃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