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斥八极,独与造物游。
大道无端倪,讵可以力求。
鹏抟翅垂天,不作醯鸡谋。
清啸发林麓,月落千山幽。
至人斥八极,独与造物游。
大道无端倪,讵可以力求。
鹏抟翅垂天,不作醯鸡谋。
清啸发林麓,月落千山幽。
这首诗描绘了至人超越世俗,与自然万物同游的情境。诗人以“至人”自比,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至人”比作能飞越八方极远之地者,与天地造化共舞,象征着心灵的解放和境界的提升。
接着,诗人提到“大道无端倪”,意指宇宙真理深不可测,非人力所能完全探求或掌握,强调了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无限的,需要的是内心的感悟而非外在的努力。这种思想与道家哲学相契合,倡导顺应自然、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鹏抟翅垂天”一句,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描述了大鹏鸟展翅高飞的形象,象征着追求理想、超越平凡的精神追求。与之相对,“醯鸡谋”则比喻那些目光短浅、局限于狭小视野的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至人”的高远志向和广阔胸怀。
最后,“清啸发林麓,月落千山幽”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清朗的啸声回荡在山林间,月亮落下,夜色笼罩着千山万壑,营造出一种超脱尘嚣、心灵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至人”形象的塑造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我家有剪刀,人云鬼国铁。
裁罗裁绮无钝时,用来三年一股折。
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
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
两条神物秋冰薄,刃淬初蟾鞘金错。
越戟吴钩不足誇,斩犀切玉应怀怍。
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慄声冷然。
神惊魄悸却收得,刃头已吐微微烟。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