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责思已厚,听归初不留。
昔来聊坎止,今去亦川流。
图史自可乐,亲朋相与游。
樽中常有酒,此外复何求。
薄责思已厚,听归初不留。
昔来聊坎止,今去亦川流。
图史自可乐,亲朋相与游。
樽中常有酒,此外复何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和归去来集字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反思。
首句“薄责思已厚”,意为对自己要求不高,却能感到满足,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接着,“听归初不留”表达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即使最初可能有些犹豫或不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尘嚣,回归自然。
“昔来聊坎止,今去亦川流。”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状态,描绘了诗人从忙碌、坎坷的生活到平静、自由的归隐之路的转变。其中,“坎止”比喻过去的艰难困苦,“川流”则象征着现在平静如水的生活。
“图史自可乐,亲朋相与游。”这两句表明诗人认为阅读书籍、与朋友相聚本身就是极大的乐趣。在归隐生活中,他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情感的慰藉。
最后,“樽中常有酒,此外复何求。”诗人以酒喻生活中的小确幸,表达了对简单而充实生活的满足感。他认为,除了物质所需,其他欲望都是多余的,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以及在自然与人文中寻找心灵宁静的过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龙蟠虎踞金陵邑,佳丽繁华称自昔。
万户笙歌多宴集,况乃更遇烧灯夕。
崔侯好客慕三益,绣幕高张展瑶席。
邀我三人饮琼液,三人宦迹久离群。
一朝会合交欢忻,我侯好武兼好文。
明时仗剑期策勋,华灯照座凝火云。
麝兰杳霭扬清芬,欲歌湛露过夜分。
只今四海无兵戈,圣主在上玉烛和。
年丰时泰黍稌多,弹丝吹竹宛转歌。
回风舞袖纷婆娑,东君手持金叵罗,如此不乐将如何。
楚江暮雨迷苍梧,淋漓绿玉烟模糊。
巢深何处宿鸾凤,声断不闻啼鹧鸪。
一竿湿重欹疏翠,山骨巉岩露鳌背。
孤仓特立此栖身,何异幽人独沉晦。
昂头缄啑常忍饥,羽毛应待朝阳晞。
明看旭日放新霁,一任长空万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