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瘦黄荒秋意老。记得临行,曾说归期早。
转眼重阳都过了。刀环数遍愁怀悄。
别后双娥慵不扫。盼煞音书,喜听□尼报。
况说他乡知己少。远游争似家居好。
菊瘦黄荒秋意老。记得临行,曾说归期早。
转眼重阳都过了。刀环数遍愁怀悄。
别后双娥慵不扫。盼煞音书,喜听□尼报。
况说他乡知己少。远游争似家居好。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开篇“菊瘦黄荒秋意老”,以菊花的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氛围。接着,“记得临行,曾说归期早”,通过回忆两人分别时的约定,表达了对丈夫归来的期盼与等待。
“转眼重阳都过了”一句,点明时间的推移,重阳节的过去意味着又一个团圆的日子未能实现,加重了女子内心的失落感。“刀环数遍愁怀悄”,用数刀环的动作来表现女子内心的焦虑和忧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别后双娥慵不扫”,通过描写女子懒于梳妆打扮,暗示她因思念而心神不宁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度。“盼煞音书,喜听□尼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消息的极度渴望,以及听到好消息时的喜悦之情。
最后,“况说他乡知己少。远游争似家居好”,通过对比他乡的孤独与家的温暖,强调了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和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深陷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清代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与丰富。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攲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
王孙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换一束书。
江城别驾辕下驹,升斗未足回清臞。
晓衙吏退谁与俱,傍砌燕雀来将雏。
室中尘凝生白虚,竹色照座花连株。
南窗曲肱净籧篨,轩窗勇往羲皇初。
渊明虽远几类拘,轻去彭泽思吾庐。
人生泛如风中桴,况复蜕视千金躯。
公家舍屋为补苴,政成讼简日有馀。
斗酒近局聊相娱,三年官满鹊弃居。
后来好事犹今吾,至哉此乐陶不如。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来,高义动深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
南游访知识,气习要百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倘可健。
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双旌耀林丘,小队喧笳鼓。
鞭鸾相招携,拂石共容与。
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
胸中补天石,笔下修月斧。
追游愧后乘,遇景诧先睹。
扪参或三叹,探穴聊一俯。
会意时目成,忘言但心许。
徐行讵敢留,有语不得吐。
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数。
酒尽倘可继,君歌为君舞。
遥遥幽人居,宛在苍林间。
霜华驻秋清,风月喧昼闲。
臞仙厌山寂,按竹俯人寰。
面会良独少,语酣遂忘还。
岂无纷华地,心事了不关。
诗成若鸣琴,志在水与山。
君看陌上尘,工作颔下斑。
何如对茗碗,泉罂煮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