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
《秋雨》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禾田已熟畏愁霖,积潦欲乾泥尚深。

一雨一凉秋向晚,似安似病老相侵。

人间有尽皆归物,世外无生赖有心。

要觅尘埃不到处,一灯相照夜愔愔。

(0)
注释
禾田:稻田。
愁霖:连绵的雨。
积潦:积水。
乾:干涸。
泥尚深:泥土还很深。
一雨一凉:每场雨都带来凉意。
秋向晚:秋天临近傍晚。
似安似病:仿佛安详又像生病。
老相侵:侵袭着老人。
人间有尽:世间万物有尽头。
归物:归于尘土的事物。
世外:世俗之外。
赖有心:依赖心灵。
尘埃不到处:没有尘世纷扰的地方。
一灯:一盏灯。
相照:照亮。
夜愔愔:静谧的夜晚。
翻译
稻谷熟了怕连绵的雨,积水快要干涸但泥土还很深。
每下一场雨就带来一丝凉意,秋天临近,仿佛人老病弱受到侵袭。
世间万物都有尽头,唯有心中的世界永不消亡。
想要寻找一个没有尘世纷扰的地方,只有那一盏灯在静静照亮夜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秋雨》,通过对秋季稻田丰收却担忧连绵秋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首句"禾田已熟畏愁霖",表达了对辛勤劳作成果可能因雨受损的忧虑;"积潦欲乾泥尚深"进一步强调了雨后积水未干,道路泥泞的困境。

接下来的"一雨一凉秋向晚,似安似病老相侵",通过天气变化和自身的感受,暗示时光流逝和身体衰老,既有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含人生的无奈与疲惫。"人间有尽皆归物"表达世间万物终有消亡,而"世外无生赖有心"则强调内心的坚守和精神世界的超脱。

最后两句"要觅尘埃不到处,一灯相照夜愔愔",诗人寻求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宁静之地,只有那一盏灯在寂静的夜晚照亮,寓意着内心的平静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雨为引,寓言人生,体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观和对世事的洞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擦耳岩

过客时时耳属垣,倚天翠壁亦何言。

欲知悬径歌危甚,看我青苔天面痕。

(0)

公超谷

醉里提壶荷锸还,大伸脚步即登山。

何如且作收云法,施得清光与世间。

(0)

花烛诗为顾小侯所建作时所建娶妇巳五年·其二

百合香焚百子罗,秋江如面柳如蛾。

侯家夫婿杨家女,占却人天福许多。

(0)

散木至自公安

江上分携才一年,鬓如秋草面如烟。

不知老态增多少,但觉头巾阔似前。

(0)

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占二绝以纪其盛·其一

一行旌节万人从,争看前朝老卧龙。

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

(0)

惠安伯园亭看芍药开至数十万聊述数绝以纪其盛兼赠主人·其四

花勋难树亦难酬,炙雪浇风老未休。

给与扫香十万户,灵芳国里古诸侯。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