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尉迟杯.闻任父归国,感赋。用清真韵》
《尉迟杯.闻任父归国,感赋。用清真韵》全文
清 / 李岳瑞   形式: 词

?都路。最销魂、入眼桃千树。

红桥几曲阑干,犹识昔游凭处。

沧波梦醒春色远,梧云暗湘浦。

对西风、鬓影衫痕,坠欢随水东去。

殷勤算有何戡,莺花地、当时尊酒频聚。

一掬蓬莱余香剩,曾见惯、丁歌甲舞。

斜阳外、寻常巷陌,听秋燕、多情劫后语。

只江潭、倦柳丝丝,寄语应念吟侣。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与回忆的主题。词人通过“入眼桃千树”、“红桥几曲阑干”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述说着往日的美好时光。词中提到的“沧波梦醒春色远”,暗示着时光流逝,美好的记忆如同梦境般遥远。而“梧云暗湘浦”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是词人在怀念过去,感叹时光的无情。

“对西风、鬓影衫痕,坠欢随水东去”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以及这些美好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逝的无奈。接下来,“殷勤算有何戡,莺花地、当时尊酒频聚”一句,提到了唐代诗人何戡,似乎是在借古人之名,表达对过往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一掬蓬莱余香剩,曾见惯、丁歌甲舞”这一段,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特定的聚会场景,或是对某种文化活动的回忆,其中“蓬莱”常被用来象征仙境或理想之地,这里的“余香剩”可能指的是那些美好回忆的残存。而“丁歌甲舞”则可能是指热闹的歌舞场面,进一步丰富了词中的情感层次。

最后,“斜阳外、寻常巷陌,听秋燕、多情劫后语”这一句,将画面拉回到现实,斜阳映照下的巷陌,秋燕的呢喃,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仿佛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最后回望。而“只江潭、倦柳丝丝,寄语应念吟侣”则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心中的情感,共同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作者介绍

李岳瑞
朝代:清

1852-1927,字孟符,渭城区正阳乡庇李村人。自幼跟刘古愚读书。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铁路矿务事。“戊戌维新”期间,负责接奉传旨要务,同宋伯鲁一起组织关西学会。变法失败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0月被革职。遂回咸阳家巾赋闲。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张济远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辛亥革命后,一直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吏稿》。晚年回归故乡,著有《春冰室野乘》三卷等。
猜你喜欢

烈妇歌

陈君手持烈妇碑,劝我为作烈妇歌。

人生自古孰无死,烈妇之死名不磨。

本是东沧小家女,粉黛不施眉自妩。

父怜母惜忍违离,纳婿于家半年许。

阿爷从军气颇粗,欲杀不义奔京都。

手持芒刃机不密,身落祸坑家乃屠。

绣衣郎君元帅子,少年绝爱倾城美。

愿言携手与同归,即免枭首尸诸市。

郎君满屋堆黄金,安知难买烈妇心。

耳边言逐飘风过,腹内怨含沧海深。

骂声不绝郎君怒,马上挥刀斫头去。

双鸾羞对青铜镜,全家甘赴黄泉路。

娟娟肌体娇如雪,烈烈肝肠坚似铁。

一团冤血注娄江,至今流水声呜咽。

男儿读书峨冠巾,偷生或忍忘君亲。

奴颜婢膝曳朱紫,得不愧此裙钗人。

呜呼,得不愧此裙钗人!

(0)

寒食日闻乡信口占

邻舍惊呼避蝮蛇,老妻嗔怒唾乌鸦。

谁知昨夜三更雨,又送春风一度花。

寒食清明人上冢,夕阳芳草客思家。

愁来复绕青山去,何处垆亭酒可赊?

(0)

题红梅翠鸟图与唐愚士联句

萼绿枝头翠羽鲜,春风早入艳阳天。

几回梦觉频听处,正是书声欲断边。

(0)

题画扇四首·其三

鸭觜滩连溪尾,羊肠路转山腰。

云气晴晴雨雨,泉声暮暮朝朝。

(0)

吹箫图为刘海阳赋吹箫图为刘海阳赋

曾引双飞綵凤来,紫琼镂管上箫台。

于今无复人间梦,一曲閒吹坐碧苔。

(0)

和何平子韵三首·其三

萧萧官柳著霜稀,水鸟沙禽弄夕晖。

明日钟陵相祖别,金盘斫脍鲤鱼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