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天台天上境,吾将因之观无何。
凭即为报霞山老,我若来时取路过。
雁荡天台天上境,吾将因之观无何。
凭即为报霞山老,我若来时取路过。
这首诗描绘了雁荡山和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仿佛是仙境一般。诗人表达了想要借此机会去拜访霞山的老友蔡方伯巨源的意愿,他希望在前往的路上能顺道造访。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游历与人际交往之情。湛若水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行旅中寄情山水、不忘故人的画面。
山为春城媚,鳌峰更可观。
便当轻五老,何待觅三韩。
灵气知深郁,奇形惜太剜。
俯身穿石罅,侧足上厓端。
岚重行衣湿,苔深步屧乾。
小庵幽处缚,重殿卸边攒。
日近关常暖,霞封洞不寒。
梦龛仙骨蜕,木象古真刊。
声宿鸣琴室,香馀拜斗坛。
把芝呼白鹿,种竹引青鸾。
屡憩纯阳子,时游靖长官。
曲阑凭玛瑙,横管执琅玕。
沆瀣非凡食,芙蓉是道冠。
龙犹围故鼎,鸟解啄遗丹。
逸迹追何及,长生学不难。
挥杯送双目,随鹤过江干。